Top
首页 > 正文

软通智慧让数据思考 全面建设一体化政务大数据

当前数字政府向智能化演进,通过数字驱动实现数据大融合,让业务效率更高效、更智能。但数据资产价值不足、数据应用场景欠缺、新兴技术赋能传统场景发展缓慢等则是数字政府的核心痛点。
发布时间:2023-03-24 16:08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刘波

当前数字政府向智能化演进,通过数字驱动实现数据大融合,让业务效率更高效、更智能。但数据资产价值不足、数据应用场景欠缺、新兴技术赋能传统场景发展缓慢等则是数字政府的核心痛点。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2023年年底前,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初步形成。

同时,针对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指南》明确提出了8个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求重点从统筹管理、数据目录、数据资源、共享交换、数据服务、算力设施、标准规范、安全保障等8个方面,组织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

软通智慧紧跟国家要求,历经80多个项目沉淀,打造了一套符合规范、体系完善、功能健全、安全可靠的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TongBase,赋能数据汇集、共享和应用,助推数字政府建设。

软通智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TongBase软通智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TongBase,提供目录管理、数据归集、数据治理大数据分析、安全防护、共享交换等能力,帮助数据主管部门摸清数据底数,建立数据目录动态更新机制、数据治理机制,建设基础库和主题库,推动数据跨系统、跨业务、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整合共享。提升政务数据和社会数据融合应用水平和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加快释放政务大数据社会利用价值。

‖图1:政务大数据分析系统

1

来源:软通智慧

 

统筹管理一体化

TongBase构建了“聚、治、通、用、管”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助力统筹管理一体化。

“聚”:提供离线、实时数据的数据归集能力,利用多种技术支撑“逻辑归集”“物理归集”的建立数据归集机制,实时监测数据动态更新。

“治”:建立数据治理机制,支撑元数据管理、资产目录、数据血缘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数据权限管理、数据模型管理,提供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功能,支持实现政务数据安全风险全方位监测、全流程使用留痕且可审计,强化了数据安全管理能力,支持数据共享、开放、回流等业务场景。

“通”: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要求,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开放体系,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支持供需对接、申请、审批等,依托数据交换、数据高铁、数据服务、数据沙箱等技术,提供安全可靠的批量交换、实时交换、接口服务、文件下载等共享开放能力。

“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构建通用算法模型和控件库,提供标准化、智能化数据服务,基于业务应用场景提供通用分析组件、场景化分析模型及可视化工具,直接赋能政务应用。

“管”:数据主管部门统筹、指导、协调、监督本地区的政务数据归集、加工、共享、开放、应用、安全、存储、归档等工作。软通智慧TongBase提供数据资产盘点、数据确权、数据清单、供需对接、健康监测、任务督导、工作评估等能力,有效支撑政务大数据管理的日常工作。

数据目录一体化

软通智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通过对部门权责清单、政务事项、应用系统的梳理,按照“应编尽编”的原则,建立“目录-数据”“数据-系统”“数据-事项”的关联关系,形成数据资源图谱,明确数据来源,避免重复采集,便于业务探索。提供目录变更实时推送服务,保障目录同步更新。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全面理清政务数据资源底数,实现政务数据“一本账”管理。

规范数据管理,做到制度清、底数明。以湖北省为例,软通智慧梳理全省政务数据目录,编制印发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建立了清晰的政务数据汇聚共享制度规范体系。

组织省市县三级以政务服务事项为主线全面梳理数据资源,规范整合形成14.68万条数据目录(省直3180条,市州143612条),省市县三级事项覆盖率达99.81%,全部在省大数据能力平台发布并动态更新,实现省内数据资源“一屏全览”,为明确数据共享责任、畅通供需对接渠道、深化数据应用奠定了基础。

数据资源一体化

政务数据的归集,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将数据进行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实现问题数据可反馈、共享过程可追溯、质量问题可定责,是提升治理效能和高质量应用数据的关键。软通智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具备高效、安全的数据归集和治理能力,内置大量治理标准和规则,利用多源比对、血缘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快速的数据识别,具备数据质量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功能。基于80多个政务数据项目的落地经验,总结6个基础库和20多个主题库模型,产品+服务的方式提供端到端的全流程服务,促进数据“按需归集、应归尽归”,持续打造高质量的政务数据资产。

推动数据汇聚,夯实数字政府底座。以东莞市为例,通过一湖四平台(即数据湖、大数据基础平台、大数据汇聚平台、大数据治理平台、大数据服务平台)、数据分析应用、数据标准等内容的建设工作,汇集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6438个,接入用水、用电、用气、公积金、出租屋、社保、“莞e申报”、“二标四实”、“粤康码”、市场监管、民政业务、交通行业、自然资源规划使用、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商务贸易发展、产业经济发展、视频资源等各行各业相关数据汇集数据总量60余亿条,已完全具备数据采集接入、汇聚、治理及支撑应用等服务能力。

共享交换一体化

政务数据的流通和使用,需要一套高速、稳定的数据供应链体系。软通智慧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共享通道,整合地区、部门、企业等不同层面数据及通道能力,统一受理共享需求并提供服务,高效满足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数据共享需求。利用数据沙箱、数据对账、数据水印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稳定的交换,提供批量交换、查询服务、验证服务、实时交换等共享服务,促进数据顺畅融通。

发挥枢纽作用,做细数据共享交换。以西藏为例,目前西藏共享交换平台已接入41个省级单位和7个市州政务数据主管部门。平台发布数据服务600余个。累计受理数据共享申请5000余次,库表数据交换量为2.53亿条。累积接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13个国家部委、30余个接口服务,调用近2.7亿次。

‖图2:政务大数据分析系统资源目录

2

来源:软通智慧

数据服务一体化

软通智慧以“数据沙箱+领域模型+数智融合分析”为核心,通过数据共享和开放门户,集成视频AI、数据挖掘、智能问答等组件能力,构建政务数据一体化共享开放能力。提供政务数据目录编制、资源归集、申请受理、审核授权、资源共享、统计分析、可视化展示和运营管理等功能。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智慧园区”“智慧水利”“社会救助”“市场监管”等领域支撑政务大数据应用创新,沉淀300多个原子模型、40+主题分析场景、15+落地应用。

支撑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累计提供全省统一身份认证实名核验服务1.14亿次,“一业一证”法人基本信息服务485.33万次,提供居民身份证、营业执照等50种高频电子证照调用1.37亿次,精简办事材料约6.2%;支撑省政务服务网“一人一档、一企一档”业务,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养老保险发放信息、企业经营异常信息、企业行政许可信息等14个服务,累计调用165.58万次。

支撑疫情精准防控。发布健康码、疫苗接种、核酸检测、行程核验等疫情相关服务99个,应用于59个涉疫业务系统,为疫情防控政策制定、疫情协查、核酸检测、健康码扫码亮码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服务。省内涉疫数据服务累计调用125.68亿次,同时向国家上传健康码及疫情排查数据共4.15亿条。

支撑政府中心工作数字化。平台累计为358个系统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在城市大脑、基层应用整合、市民一卡通、一码互联、智慧金融服务、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惠民政策落实监察、生态环境监管、数字城管、义务教育招生、社会综合治理、人大选民登记等应用中取得良好成效。

标准规范一体化

标准规范包括:政务数据目录、数据元、数据分类分级、数据质量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政务数据标准规范;建设指南、技术对接规范、基础库主题库建设指引、运行维护指南、安全防护基本要求等平台技术标准;数据共享、数据开放、数据回流的服务管理、技术、运营等制度规范;政务云建设管理规范、政务云监测指南等规范。

软通智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在标准落地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和实践,形成了完善的政务大数据标准支撑体系,强化标准规范绩效评估,促进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协同建设。

从标准的管理、采集、治理、分析、共享交换等数据处理环境的运用,到智能驱动的数据处理,实现了标准的“可管”“可用”“好用”。

安全保障一体化

完善数据安全防护和监测手段及数据流转全流程管理,是数据得以利用的护城河。

软通智慧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基于分类分级、安全审查制度,集成敏感数据识别、敏感词库、数据加解密、数据脱敏、数据水印、安全风险识别、安全行为审计等技术,提供以“人、数据、场景”关联管理为核心的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能力,提高对数据异常使用行为的发现、溯源和处置能力,形成数据安全管理闭环,筑牢数据安全防线。(文︱刘波 软通智慧技术工程院副院长)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