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智慧新零售: 云和AI加持实现水果好吃承诺

草莓娇嫩的表皮使得其在种植、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耗损率都居高不下。《水果传》导演团队拍摄制作的《云上水果》,用动画加科普的方式呈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为草莓全生命周期提供保护。视频背后,华为与百果园致力于通过应用创新技术打通水果上下游产业链,建立技术生态圈,服务于全程产业数据链,推动水果产业标准化,实现好吃承诺。
发布时间:2021-04-01 15:48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邹纯 华为云CMO

水果是一种非标品,受温度和光照影响大,温度骤降、连日阴雨都会对其的口感造成很大影响。草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表皮娇嫩,不耐存储,对气候和运输的要求很高。在种植、运输、储存等过程中,草莓表现出的脆弱性,这也直接决定了它的“贵族”属性。

1915年,俄罗斯侨民将人工种植草莓从莫斯科引入中国,此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推广种植。但因为草莓种植难度大,直到80年代,普通百姓才有机会吃上草莓。随着大棚的推广,上游环节开始推行标准化种植,截至2018年,中国草莓种植面积约119.97千公顷,产量达306.03万吨,居世界第一。技术加持,包装、配送、销售多个环节层层把关,耗损不断降低,草莓才能以好吃不贵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数字化种植,品质标准化

以拥有5200亩草莓大棚的南京金色庄园为例,为保证每一颗从这里被发往全国百果园门店的草莓都达到“好吃”的品质,传统的种植方式难以支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供应。

草莓基地尝试实,验棚装上小型气象站,通过土壤传感器、摄像头等一系列物联网设备,帮助技术员对大棚做好温度、湿度管理,为草莓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物联网设备同步搜集草莓生命周期中的各项数据,并上传云端进行数据分析,让标准的建立成为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华为云一站式AI开发平台ModelArts训练的农作物病虫害AI模型,通过耘眼APP开放出来,可以帮助农户答疑解惑。通过拍照识别,推荐对应的植保方法,降低了技术员的工作量,也让人均管理的大棚数量提升,品质得到保证,收入也随之提高。未来,云计算与AI所带来的种植数字化,能提前7-15天预测水果产量和品质,为加工、销售等下游环节提供数据支撑。数据上云,全程可溯源

在草莓成熟的季节,草莓加工厂弥漫着浓郁的香甜。农户将采集的草莓送达金色庄园基地,个头大小、甜度、硬度,检验合格后才能称重进入工厂。每框草莓都有自己的编号,检测数据直接录入上云,可以省去手工记录、查验的重复劳动,同时做到果品可溯源。加工车间在草莓旺季需要三班倒地工作,急冻、分装,草莓流水线争分夺秒。在传送带上打包后,草莓通过专车运往各城市的仓库。虽然时间紧张,但车速依然要严格控制在70公里/小时以内,避免磕碰。通过车内的系统,草莓的位置信息同步上云并传输给城市仓库,为后续的工作做准备。

借助云技术,不仅能形成更高效精准的判断,还能打通各环节的信息壁垒,减少成本与误差。从生产到包装和运输,多个环节,云和AI的加持都将为草莓产业带来效率提升和安全保障。

大数据精准营销,让门店0库存。

精准预测需求量也是水果行业的一大痛点,果品保质期短,对需求的把握是百果园门店能否盈利的关键。应用大数据综合分析历史销量、天气等因素,结合当地店员和督导的经验,门店可以准确制定要货量,既满足附近居民需求,同时门店少库存甚至0库存。

同时,种植端数据也帮助运营中心预判产量,精准设计营销活动,实现千人千面的推送,丰收不滞销。水果的耗损降低将为消费者、卖家、农户都带来更好的收益,实现好吃不贵承诺。

数据是基础,决策是关键,而从生产到流通全链路的切实改变,才是每个普通人能感受到的科技温度。华为云与百果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展开积极合作,用科技让农业变得更“聪明”,显示出中国农业内在逻辑的改变。不用终日操劳的农户,免去库存压力的商家,拥有更好消费体验的顾客,面向更好生态的飞轮效应会从这些细小的支点开始转动。可以预见,在未来,其它农作物也可以通过这条更顺畅的路,快速而精准地到达每个家庭的餐桌上。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