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数据港徐军:深耕数据中心定制 强化一线核心区域布局

数据港从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从事于数据中心服务领域,从过往的发展经历来看,业务布局基本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以数据中心业务需求比较旺盛的上海、北京、杭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为主,通过自建数据中心,同基础电信运营商采用合作计量的模式对外进行服务。
发布时间:2020-09-24 13:59        来源:赛迪网        作者:徐培炎

【赛迪网讯】在日前举行的“2020中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大会暨数据中心十年成就展”(DCIC2020)上,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徐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新基建政策的出台,全社会数字化转型需求蓬勃增长,数据中心利好消息不断。相比以往,目前数据中心的需求更加旺盛,不管是在互联网领域还是其他的政企或者金融行业,都很明显的看到不断有新的数据中心需求涌现,行业逐渐迈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微信截图_20200923085535

上海数据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徐军

二三线城市更看重数据中心定制化

目前,想进入数据中心领域的人越来越多,各行各业一些传统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希望在新基建领域进行投入和尝试,尤其是一些金融资本,他们非常看好数据中心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这一部分建设规模的扩大和投入短期内会产生一定的泡沫,但是相对来说,在一线城市北上广深,市场供给和消化还是可以持续健康成长的。

比较具有挑战的市场,相对来说,目前集中在二三线城市。徐军认为,如果没有大客户定制型业务的需求,目标只是面向本地市场,那么二三线城市数据中心去库存的能力就会比较弱,并会形成一定的泡沫。从发展策略上看,数据港未来还是会集中在一线城市做更多的布局,同时加大客户开发,二三线城市将继续坚持以定制型业务模式来发展。

数据港从2009年成立至今,一直专注于数据中心服务领域,从过往的发展经历来看,业务布局基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数据中心业务需求比较旺盛的上海、北京、杭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为主,通过自建数据中心,同基础电信运营商采用合作计量的模式对外进行服务。

另一部分则是在核心区域周边,相对二线城市的区域,采用定制型数据中心的方式为大客户提供服务。徐军介绍,从数据中心的形态和规模来看,因为二三线城市数据中心更多的是服务于互联网大客户,所以从建设规模、机柜数、IT负载来看规模会更大。一线城市更多的是采用合作租赁的模式,单体业务规模较小,但增长值或者说利润会比较高。

数据港进入规模快速扩张期

近两年,数据港开启了高速扩张模式。2019年年初,数据港IT负载还是68兆瓦(MW),而到了2020年半年报发布时期,短短20个月,公司规模已达到2019年期初规模的326%,运营机柜数约为44360个(以5kw标准机柜折算)。

“云生态综合服务提供商”是数据港提出的未来发展规划之一,徐军表示,从数据中心角度来看,云生态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数据中心基础业务部分。主要的服务客户可能会从原来的以聚焦互联网客户为主,转变为以云IaaS服务商为主,如腾讯、阿里、金山等。数据中心服务商除了在基础业务上为云服务商提供服务以外,基于更多业态方面考虑,还将逐渐扮演起混合云解决方案供应商、多云接入平台供应商的角色。从普通B2B用户数字化转型角度来看,他们会更多的使用到公有云的服务或产品,同时自己的一些IT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也会有更多的内网托管需求。

其次,数据港在未来数据中心业务方面,会集中在云产业链周围为客户提供服务,这也是数据港未来比较重要的业务增长点。同时,在数字化转型或者是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线城市,也是数据港未来数据中心业务拓展的重要方向。

倡导绿色节能环保

数据港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关注数据中心在安全稳定运行、绿色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在满足各地政府对数据中心能耗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数据港还开发出了一套特有的能效管理系统。

除了业界通用的PUE指标以外,数据港还会考虑耗水量、效率、碳排放和其他废弃物维度的参数,通过自动化运维、故障预判等角度的分析,凭借后台的数据中心健康评估体系和运维管理机制对系统进行调优,实现运营效率、安全稳定和节能环保的高度平衡。

除此之外,数据港还非常关注创新技术在数据中心的应用,在最新交付的数据中心项目中,数据港先后将业界最先进的干冷器、全浸没式液冷等技术运用到数据中心冷却环节,直接对项目的成本管控、节能减排、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新基建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徐军表示,数据港未来将继续深耕定制型数据中心领域,并在一线城市强化数据中心战略布局,持续扩充规模需求相对较大的客户,形成多元化的客户结构,为未来形成一流的云生态综合服务提供商创造积极条件。(文/ 徐培炎)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