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起,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密集发布售后规则修订意见稿,核心变动聚焦于备受争议的“仅退款”政策。新规明确,平台将不再主动介入消费者发起的“仅退款”申请,转而由商家与消费者协商处理售后问题。此举标志着曾被部分用户视为“薅羊毛利器”的无序“仅退款”服务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从“仅退款”到“协商退款”
“仅退款”原指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或描述不符等情况,无需退货即可申请退款的售后服务。此前,平台常以“用户优先”原则强制介入争议,导致部分商家遭遇不合理退款。新规实施后,平台对已收货订单的“退款不退货”申请不再主动干预,而是要求商家与消费者先行沟通。
如今,抖音将原“仅退款”选项调整为“退款”,并明确售后协商流程;京东修改文案为“退款不退货”,并删除“平台有权执行”等表述;淘宝则强调,若退货存在客观困难(如商品性质不宜退回),商家需协助解决,否则交易将支持退款。
值得注意的是,新规并未完全取消“退款不退货”功能,而是将主动权交还商家,平台仅作为兜底角色处理争议。
无序竞争催生规则重塑
过去数年,电商平台为争夺用户,将“仅退款”作为提升满意度的工具,甚至设定“超时自动退款”机制。部分消费者借此滥用规则,叠加“羊毛党”与恶意竞争行为,导致商家利益受损。例如,低价商品常因退货成本高于货值,被迫接受“仅退款”。
2023年以来,监管层多次约谈平台,要求整改挤压商家生存空间的规则。淘宝、1688等平台率先试水优化,通过算法识别异常退款行为,并赋予高评分商家更多自主权。此次集体调整,被视为行业响应“反内卷”政策、平衡生态的重要举措。
从“平台强制”转向“双向沟通”
对于新规,多数网友表示“合理”。微博用户“Tech观察者”评论称:“真正需要售后的人仍可通过协商解决,规则优化主要打击的是滥用者。”部分消费者指出,此前“仅退款”在特定场景下仍具价值,例如低价值瑕疵商品协商后免运费退款。
目前,主流平台保留“未收货退款”及“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基本覆盖常规需求。分析认为,新规将推动售后流程从“平台强制”转向“双向沟通”,倒逼商家提升服务能力,同时减少恶意投诉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历时四年的“仅退款”争议,最终以“协商优先”收场。这一调整既是对商家权益的兜底,亦是对消费者合理诉求的保留。如何在用户体验与商家生存之间找到长期平衡点,仍是电商平台下一阶段的核心命题。
通用型AI智能体Manus的出现,标志着AI从“生成答案”到“交付成果”的跨越。此次之后,大厂们也争相布局这一赛道。近日,百度低调上线一款面向移动端的多智能体协作应用——心响App,其安卓版本已率先
昨天探讨政府数字治理、城市数字场景创新、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为推动算力园区高质量发展共同推进中国数字城市高质量发展深入分析算力园区发展特征及未来算力园区发展的四大趋势AI驱动的数据要素价值链与城市全域数字
昨天sale@staff.ccidnet.com Tel:010-88558955
广告发布:sale@staff.ccidnet.com Tel:0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project@staff.ccidnet.com Tel:010-88558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