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云计算、大数据、5G等数字技术的加速渗透应用,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数字应用场景,海量数据实现从EB级到ZB级的井喷式发展,大数据的资产化价值不断放大,成为驱动相关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数据的资产要素,通过对产业各环节,各类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计算,指导优化生产运营管理效率、精准商业决策洞察,创新服务模式和商业机遇,加速驱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就成为“新基建”发展的关键。
如何保证数据资源的真实有效以及分析预测的精准可靠?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中心此类“新基建”的算力保障,更需要实现大数据在生产-采集-传输-存储过程中安全可控。特别是对于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拥有亿万数量终端联网设备的传统企业而言,如何保障终端生产、采集到数据的真实可靠从而制定有效的商业决策,比采集足够数量的数据资源,更为重要。
“信任是大数据的基础,要释放数据的真实价值就必须从数据生产到计算的各个环节进行把控,第一是终端入口、其次是管道传输,第三是平台能力。”据深圳中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慧物联网项目“中琛物联”负责人周毅表示。他认为,构筑数据生产-传输链的信任土壤是挖掘数据价值的基础保证,为此“中琛物联”先后从终端设备侧、数据传输侧以及云平台侧协同发力,保障数据从生产、传输、存储到计算等各个环节的真实可靠,切实发挥数据资产价值。
“终端传感设备是生产大数据的源头,传统产业终端设备数量众多、工作环境复杂,设备生产和采集数据较易受到环境和物理原因导致通信网络不稳的影响,采集数据中断、丢包、时延误差屡有发生。”据周总介绍,为保障终端通信连接的稳定,“中琛物联”先后自主研发了多链路双子芯卡以及可内置多卡的多链路通信模组等产品。产品均支持三网融合,可搭载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的多链路通信网络,可自动识别运营商通信信号强弱并智能切换,保障终端设备持续、稳定的通信连接,大大降低了终端设备采集数据的误差概率。
据了解,双子芯卡和通信模组等产品采用内置封装贴片卡设计,可有效避免因接口外置被黑客攻击或被人为物理性破坏,有效解决了终端设备室外环境下安全工作问题。而只有解决了终端底层数据生产采集过程中的数据真实性和误差性,后续数据分析计算的结果才更有精准度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农业、交通、能源、环境监测等工作场景普遍复杂、气候多变的行业领域。不止如此,针对一些如远程故障处理、交通应急指挥、气象灾害预警等特定行业临时的大并发信息数据高效管道传输需求,“中琛物联”还专门研发了一款多链路聚合网络加速产品“中琛魔盒”4.0T。
据悉,该“中琛魔盒”4.0T可搭载最大8路的三大运营商4G通信网络形成网络带宽聚合叠加,平时闲置,当数据传输需求达到一定量级时,产品通过内置智能算法自动开启并整合多条通信链路通道,形成带宽通信能力提高70-80%的叠加,大大提升了在大并发数据包传输下的通信连接稳定、高效、不拥堵。从而帮助企业实现了在云端预警的同时进行实时的远程处理响应效率。
同时,为保障云端远程响应和处理的精准性,“中琛物联”基于SaaS分布式系统打造了一站式物联云平台“中琛云管家”。该“管家”平台可支持10亿级以上终端设备的接入,以及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故障诊断及排查、开停机管理、流量池管理、套餐管理、自动账单报表等综合服务。“平台管理人员可随时了解终端设备的通信连接情况,及时诊断设备运行故障并远程处理,为通信连接和数据传输的安全稳定再添一重保障。”周总表示。通过终端、管道和平台多维度的协同,可最大程度地保障数据资源的真实可靠,最大限度地释放数据价值指导商业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