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不只是羊群和草原:内蒙的变化你想象不到

数据中心的建设给乌兰察布带来的各项效益很大。首先,为政府提供的云服务,增加了项目运营收入,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也降低了政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
发布时间:2020-08-27 17:17        来源:南风窗        作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绝大多数人对内蒙古的"刻板印象"。

内蒙古自治区跨东北、华北、西北三个地区,横亘东西两千多公里,接邻八个省区,既有森林茂密的大兴安岭,也有坦荡缓穹的高原和草原,更有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的干旱沙漠;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内部条件绝非"风吹草低"可以简单概括。

这里孕育的草原文明,曾在上千年的历史中,与中原农业文明反复争夺疆域,拓展出世界上版图最庞大的蒙古帝国,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陆上交通线"。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内蒙古的经济还高度依赖草原文明的禀赋——畜牧业。

21世纪之后,得益于"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内蒙古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能源开发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粗放的基建和"羊煤土气"资源采掘模式,包括随之造成的生态问题,使内蒙古的经济结构失衡,转型也非常艰难。

资源型地区往往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有经济学家将其命名为"资源的诅咒"。如何破解"资源的诅咒",是内蒙古的当务之急。

"羊煤土气"

内蒙古是一个资源大省。

掰着手指算,第一,内蒙古"不缺吃穿"。内蒙古是中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6个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2017年,内蒙古牛奶、羊肉、羊绒产量均位居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第一。据2018年的统计公报,内蒙古粮食产量最高的是玉米,其次为小麦、大豆、薯类和稻谷。

内蒙古有六大草原: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草原、乌兰察布草原、鄂尔多斯草原、乌拉特草原。草原牧区里,数十种牛羊以其鲜美的肉质、营养丰富的奶制品和细腻的毛皮享誉全球。

第二,内蒙古矿产资源得天独厚。煤炭是内蒙古优势矿产,稀土、铜、铅、锌、硫铁矿、芒硝、天然碱、池盐储量也十分可观。地处鄂尔多斯市的苏里格天然气田探明储量已达6025亿立方米,是世界级的整装油田。而且,这些资源、能源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有非常旺盛的需求,短时间内暂时还不存在存量约束问题。

依托"羊煤土气"的优势和特色,内蒙古的五大支柱产业就是能源、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其中能源产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超过30%,农畜产品加工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近20%。像发展潜力较大的硅产业、电石产业,发展速度也很快。

数据为证,2018年,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为92597.9万吨,较前一年增长8.7%,产量位居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第一位,占全国总产量的26.1%。2017年,内蒙古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两项指标排名中国第一,风电、光伏装机容量中国领先。内蒙古也是现代煤化工、天然气化工、氯碱化工基地,煤制乙二醇、电石、甲醇、烧碱、纯碱、聚氯乙烯等主要产品产量,均在中国排名靠前。

同时,包钢集团钢铁产能千万吨级,是世界最大的稀土工业基地。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的下属企业,都入选过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呼和浩特市人称"乳都",总部位于该市的伊利集团2018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排名亚洲乳品企业第一。

从1996年至2016年的21年里,内蒙古的GDP增速一直高于中国GDP增速。特别是2002年至2009年,内蒙古GDP增速连续八年排名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第一位。

不过,这一阶段的经济高速增长,相当依赖能源、冶金等资源型企业。总结起来,这是个"四多四少"的情况: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低端产业多,高端产业少;资源型产业多,高附加值少;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资本科技密集型产业少。

另外,内蒙古区域发展不太平衡,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规模以上工业发达,占GDP的比重也大;东五盟市规模以上工业落后、增速缓慢。投资方和效益姣好的企业,多为大型央企、国企;民营工业实力较弱,规模很小,盈利能力也差。

因此,内蒙古产业发展不能只盯着"羊、煤、土、气"为代表的资源型产业。对于内蒙古来说,既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要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光盯着自然资源,当然远远不够。归根结底,还是要借着"新基建"的东风,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

新基建,再出发

内蒙古的经济改革,将调整发展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抓住机遇转型升级。2020年以来,"新基建"就是一次良好的"机遇",为内蒙古各行业提供了"数字化转型"的机会。

"智能矿山"可谓内蒙古采用高新技术升级能源企业的典型。智能矿山,指的是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和全套矿山自动化设备等来提高矿山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控,将矿山生产维持在最佳状态和最优水平。

华为云EI智能为广纳煤业集团量身打造的智慧配煤解决方案, 使得焦炭质量预测准确率达95%+,验证时间缩短800倍 ,配煤结果更可靠 ,自动化程度高, 成为新一代的智慧配煤大脑 。

白云鄂博矿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也是包钢集团属下的矿区。这里已经初具"智能矿山"的模样。早在2018年9月,包钢集团就与华为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开启"5G网络条件下无人驾驶及操作的智能矿山技术的开发及应用"项目,共同推进白云鄂博矿矿区矿用车无人驾驶和智能矿山建设。

在基于5G网络的自动驾驶测试环境下,白云鄂博矿单车实地测试流程包含倒车入位、挖机装载、精准停靠、自动倾卸、轨迹规范、自主避障等环节,整个过程充分考验了自动矿车的智能控制、环境感知技术。

可以说,白云鄂博矿如今在实现车辆人员定位、作业信息采集、机械装置自动控制、加油维修系统化管理的同时,再辅助以智能识别、机器学习、AI等先进技术,将矿山业务中依靠"人治"的地方进行智能化自动管理,最后利用移动通信网络或自建网络,实现矿山所有人员、设备全部联网,矿山就相当于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除此之外,交通运输业的更新升级也在"行动"。呼和浩特市地铁就采用了"城轨云"建设。华为为其提供了云计算、高端存储、敏捷网络、高性能服务器以及下一代防火墙等为核心的城轨云详细设计方案。

"城轨云"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综合资源利用率,实现线网统一服务,集中运维。比如,在主用中心、灾备中心以及站段分别规划安全生产网、内部管理网、外部服务网,实现地铁业务的"横向到边"全覆盖,"纵向到底"的端到端安全防护。在可靠性方面,华为采用高可靠(HA)、热迁移、CSHA等技术,提高业务服务的可靠性;采用备份归档、VHA、CSDR等技术,保证业务数据的高可靠。

作为全球首个"城轨云",它带来的效益是很突出的:资源利用率达到50%以上,前期投资节省40%左右;可视化的统一管理,简化运维难度,节省人力成本30%以上;基于"网间隔离,网内防护"的安全体系,整个平台安全性提升80%以上;主用中心、灾备中心以及车站云节点三重保障机制,提升业务服务可靠性50%以上。

同时,华为和呼市"城轨云"的成功,带来示范效应也很明显。它的科研测试成果及详设方案为行业信息化标准落地做出了贡献,并成为城轨行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可以看到,内蒙古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提高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优化了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和产业链整合,还培育出新的项目协作配套、资源高效利用的现代化产业集群,更推动粗放的产业向高端、精细、环保的方向发展,使煤炭、矿山等"黑色名片",变成了高含金量的"绿色名片"。

数字产业新名片

通过"新基建"的加持,内蒙古的支柱性产业,都先后由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加持而呈现出全新面貌。但是,仅有传统产业的升级,还不够。

对于内蒙古来说,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新增长极,才是基于更深层次的数字化转型的必要举措。

从宏观的经济规划、社会治理层面的来看,内蒙古需要"登高望远"的战略性谋划,跳出自然条件的限制。也就是说,要望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望向现代产业新体系;望向世界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望向集中集聚集约发展的路子,才能真正破解"资源的诅咒"——这是思维的更新。

而从思维更新到落地应用,发力高新技术产业,离不开"懂行"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自2016年11月内蒙古与华为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各项工作成果显著。2019年5月,双方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探索一条全新的资源地区发展路径。

比如"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帮助资源主导型城市高效利用基础资源、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包头市石拐区就联合华为,建设了包头市华为云计算中心、包头市华为工业互联网云发展中心、工业互联网展示运营服务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人才培养平台、生态合作和品牌宣传平台——统称"三中心+三平台"。

经过合作,包头市5G网络建设及应用发展都有了较大提升,也利于进一步做强数字政府、做大数字经济,推进包头市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升级改造,通过构建包头市大数据资源池,推进包头市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升级改造,为城市治理提供智能支持,助力包头市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比如内蒙古自治区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和华为合作,使用"鲲鹏"云服务助力气象精准预报。气象灾害对农牧业影响巨大,内蒙地域广、复杂的天气对高性能计算提出更高的要求,而"鲲鹏"在需要大规模、更大内存带宽、高精度的气象模式数值计算上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稳定的计算能力和更优的性价比。通过应用华为云鲲鹏云服务,内蒙古将不断提高气象预报精度,构建基于鲲鹏的气象产业生态。

比如全新的国家级云计算基地、信息产业园在乌兰察布等地持续孵化,这是内蒙古发力"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举措。乌兰察布市地理位置优越,地质板块稳定,电力资源丰富,气候冷凉适宜,临近京津冀经济圈核心市场等优势,将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发展。

乌兰察布市与华为深入合作,在察哈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以华为为龙头的信息产业示范园,规划占地面积6平方公里,于2020年7月份正式运行,着力构建和打造集科研投入、运营服务、基础设施配套三位一体的产业基地。

数据中心的建设给乌兰察布带来的各项效益很大。首先,为政府提供的云服务,增加了项目运营收入,提高了政府公共服务水平,也降低了政府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其次,数据中心每天产生的水电带宽等运营费用流入本地,为当地经济填补"弹药";第三,云计算、大数据会对金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附加值高的产业起到提升和支持作用,也有利于新能源、新材料等科研创新平台的打造,更能对乌兰察布市本身具有的煤炭、电力、仓储、机械制造、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起到一个促进升级作用。最后,大数据产业还能逐渐带动数据管理、咨询评估、软件外包、电商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近几年,内蒙古营商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要素集中集聚,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特别是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实现"双提高",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减少"。

后疫情时期,内蒙古也在努力做到"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资源的诅咒"并不可怕,通过新技术带动、政策驱动、政企联动的"三轮驱动",特别是和"懂行人"的深入合作,内蒙古的"绿色名片"、"数字化名片"、"创新名片"将愈发亮丽多彩。

来源:南风窗 作者:荣智慧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