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智慧城市 数智服务

新基建是我国“十三五”规划落地年的核心战略,也是“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支撑。党中央密集部署之下,市场开始热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迎来风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中旬,已有13个省区市发布了2020年新基建相关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其中 8个省份公布的计划总投资额达到 33.83 万亿元。新基建将推动“数字中国”的全面落地,也将推动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全面推广。
发布时间:2020-06-29 17:27        来源:赛迪网-互联网经济杂志        作者:郑胤

城市是承载政府、企业、民众日常工作、生活的核心载体,是支撑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实体,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支柱。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然而科学的城市定义应反映出城市的本质和时代特征。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规划战略,城市化必将成为发展的主线,必须研究和正确认识城市的内涵、外延、性质、功能和特点,投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功能体系,方可打造优化的城市形态。从城市的功能来看,城市的建设是连接政府、企业和民众的核心载体,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其中包括提供公共消费资源的水务、燃气等行业,也离不开提供交通出行资源的高速运营、轨道等行业。政府及城市管理者需要制定有效的政策进行地域经济体系的宏观调控,并作出优化的决策。同时,为了满足民生要求,需要构建全面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服务满足民众的日常生活保障。除此之外,需要发挥地缘优势,优化产业布局,挖掘并发挥地域性优势产业的主导作用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

智慧城市发展的三个阶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已真真切切地走入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各行各业均通过技术引进、模式创新、商业变革等方式悄然地改变着自身的管理模式、作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新技术将逐步取代手工作业、图表分析等手段,从而以数字化、智能化、社会化的形态改变已有的社会经济形态。

城市运营与新技术的充分融合,便形成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形态。智慧城市的兴起、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智慧城市1.0时期,由于尚属概念导入期,技术架构有失完善,缺乏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由单体行业应用驱动,单独系统运作,相对较为零散。通过对失败经验的总结和复盘以及新技术的导入,进入了智慧城市2.0时期,智慧城市2.0时期也属于试点探索期。由新型技术驱动,以重点项目或应用为抓手,由住建部牵头推动整个智慧城市的建设。智慧城市2.0时期,主要将零散的行业或领域及应用通过系统集成的方式完成整合,应用场景为中心的数据交互与集成,典型应用包括市民一卡通、智慧出行等。

随着经验的逐步积累和沉淀,智慧城市的建设进入了3.0的时期。在此阶段下,智慧城市主体以统筹驱动、数据驱动、统一规划和顶层设计为先,构建相关行业和技术标准,实现系统联合,集成为主,构建城市大脑。同时由国家统筹,多部委联合参与。

智慧城市建设的5层支撑

从智慧城市的顶层框架设计来讲,一共分为5层。底层由支撑各类数据采集的智慧感知层构成,数智化的理念是将人工数据采集逐步转化为通过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因此一般集中部署相关的IoT传感器、感知设备,以便于实时、动态、全方位地对各关键点进行有效采集。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传输,网络通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新技术的蓬勃发展,网络通讯技术也得以大规模的延展,已经由传统的互联网连接发展到支撑专业领域的物联网、广信网、NB-IoT等网络环境,5G技术的导入将大大改善网络通讯环境,尤其是需要大数据量传输的工业互联网是最受益的领域。

平台层承载各类应用系统的集成及服务的分发、全面接入,实现服务的中转及分发。数据中心汇集来自各种数据源的信息,支持数据标准及数据模型的建立,全面处理包括结构化及非结构化类型的数据的存储、清洗、整合、运算,为数据的衍生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应用层实现对各行业、各领域核心业务系统的全面部署,各专业领域根据自身的需求完成应用系统的搭建与运行,并通过平台层的转化与感知层进行交互。

用友的行业数智化升维地图已落地多个行业

随着十几年来的不断发展,用友交通公用与国资服务业务紧扣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形成了包括城投及政府投融资平台、水务环保、燃气供热、轨道、高速、港口、公交、机场航空、地产园区在内的十余个细分行业的智慧化解决方案。

首先,是离城市运营最近的一个行业——城投及政府投融资平台。

众所周知,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后,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和产业经营也随之更多,也加速了各类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城投及政府平台公司作为背靠政府、服务民生、市场运作的城市运营主体,必将首当其冲,肩负重任。虽然各地政府成立平台公司的目的不同,但初衷均是发展地域性优势产业、加速产业结构调整及企业合并重组,即通过资产经营扩展市场化的融资渠道,降低由于工程项目建设带来的债台高筑的风险等。随着业务与IT的逐步融合,平台公司的信息化已经成为了处理日常业务、推进优化决策的有力工具。

在数智化时代,也通过与实际业务的设计融合,逐步并入到面向平台公司的整体数字化体系设计中,并发挥关键的作用。纵观现阶段的平台公司的数字化实践体系,已经又有了新的模型,其中包括内部管理平台的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外部集成平台的建设以及底层基础设施及智慧感知平台的建设,开创数字化的新纪元。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发布以及构建海绵城市的城市化新举措的提出,水业行业企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外资、民营企业逐步加入到水务投资行业的范畴,这也给传统水务公司带来了极大的市场生存挑战。因此,近年来各地水务公司均加大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希望通过新技术的引入,提升决策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以确保企业在新时期下立于不败之地。

在技术逐步成熟的新时期,众多水务行业企业均打破常规,聚焦智慧,引入云计算、大数据、IoT感知、数据挖掘等新技术,更深层次地挖掘源数据,并通过专业化的模型,在抄表收费、客户服务、管网运营、生产调度甚至水质监测、分区计量等环节以感知系统的建设、人工智能的引入替代常规人为处理业务和采集数据,最终,对内提供了更加精准的决策,对外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轨道行业是另一个带动城市绿色出行的交通基础设施行业,是承载同时也是带动城市结构调整及去中心化的有力工具。

近年来,我国各大中型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已趋于成熟,二三线城市也大力推动轨道交通的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8月,国内已增至36个城市开通了运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共4525公里,已有11个城市开通运营了现代有轨电车,运营里程共233公里,已开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有53个,规划建设规模超过10000公里,在建规模约5270公里。

轨道交通行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轨道交通内部信息化的建设进程,轨道交通正式投入运营前需要经历建设期向运营期的转换。

因此,轨道交通行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期既要考虑集团化的应用部署,同时也要考虑建设期间的工程、预算、财务的核算,更重要的是进入运营期后轨道交通将立足乘务、机务、站务、票务、设备资产、安全管理、资源开发及利用、招投标、采购等重要环节进行信息化的规划,以便于满足高效运营、持续服务的进程。

轨道行业的数智化升维,在立足综合管理平台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建设期向运营期的转换,深化建设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及资源开发管理平台的建设,并通过硬件基础设施的改造,朝着智慧化的方向迈进。

高速行业是构建城市与城市连通的有效渠道,是带动区域性经济整体发展的核心产业,也是为民众提供自驾出行的基础设施。

我国近年来一直强化高速公路的建设,每年均以上万亿的规模投入到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中,从高速公路的整体业务体系来分析,一般分为投资、建设、通车交付、收费运营、施工改造、资源经营等环节,管理范围广、业务体系复杂、专业程度高是高速公路运营行业的核心瓶颈。

近年来高速公路行业加大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以提升内部管理及对外服务的品质,但受限于高速公路行业缺乏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且信息化建设由不同专业厂商承担,造成了系统孤立、信息孤岛严重、信息处理不及时等重要问题。因此,高速公路产业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一套可行的机制,从路产的监控、桥梁的监测、收费稽查、运营调度、排故清障等核心环节入手,实现智慧化技术的导入,力求形成完整的数字化体系。

智慧城市的行业分支,体系化地诠释了组成智慧城市的主体,而完成整个城市体系的建设,必须依靠以投融资为主体结合项目建设和有效资产运营的闭环机制,才能实现城市运营的长效发展,才能巩固和提升智慧城市的价值。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