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5G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

本文通过对产业互联网垂直性与分散性两大特征分析,解读产业互联网未来更加快速而稳健发展需要面对的客观因素,对比消费互联网发展成功要素,即在线化、智能化、协同化三个方向的持续创新,指出产业互联网相同方向发展的必然性,最后针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析数字化转型差异化路径及需要具备的能力。
发布时间:2020-05-07 10:29        来源:赛迪网-互联网经济杂志        作者:王伟哲

一、4G到5G为全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契机

“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已被公众广泛认可。过去10年,移动宽带业务驱动了4G网络的广泛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娱乐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极大的促进了消费型互联网的发展。未来10年,电信网络将从提供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服务,发展到提供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丰富的信息化服务。智能办公、家庭娱乐、AR/VR、自动驾驶、工业控制、物联网等都将作为5G网络提供的新业务而不断涌现。5G将把历代移动通信以人为核心的连接延伸向产业互联,甚至是万物互联,推动数字化社会的全面到来。

二、产业互联的垂直性和分散性分析

2014年首次提出的产业互联网,经过六年的发展沉淀了一定的基础能力,但规模化发展的路径仍在不断探索,与产业互联网的两大突出特征垂直性和分散性有很大的关系。

1. 垂直性特征

价值链理论最早是1985年由迈克尔 ·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主要由生产、营销、运输、售后服务等基本活动和原材料供应、技术、人力资源和财务等支持性活动共同组成的,这些活动在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中是相互关联和配合的,由此构成了公司价值创造的链条。价值链不仅存在于公司内部,也存在于整个行业。行业内的每个公司也和其他多个关联性的公司在价值创造的过程中互相关联和配合,协同完成整个行业的价值创造活动,由此形成了行业价值链。

产业分工的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决定了各行业的产业价值链条冗长,垂直性特征突出。产业互联网面对的是一个长流程,包括了从产品设计到材料生产、配件生产、组装生产、成品生产以及多级渠道建立等多个环节的复杂过程。不同企业都有明确分工,并基于分工形成了产业价值链条,企业在微观上聚焦关注自身所涉及的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企业的行为遵循行业价值链的组织规律有序开展,企业的发展受制于行业价值链上各种力量的博弈和制衡关系,企业在产业价值链上的影响力取决于该企业在这个长链条上所处的位置以及它在该环节上所代表的资源及能力的不可替代性,处在同一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竞合关系。

2. 分散性特征

在长链条、多角色、竞合并存的生态中,很难形成来自统一用户需求的强驱动,进而形成推动数字化变革的聚合力,推动产业互联网在短时间内聚焦方向,充分投入,快速见效,这决定了产业互联网中的企业行为分散性。垂直行业生态中的每一环节,无法独自回答消费体验的问题,尤其是上游环节,距离用户隔着千山万水,无法直接关联用户体验与企业能力提升之间的直接联系,也就没有明确的风向标来为提升用户体验做出直接的贡献。他们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切实和眼前问题,来进行组织内部的优化和改进,行为上主要反映为两方面举措,一是对上游增强自身议价能力,二是对下游扩大客户范围并提升自身定价能力。也就是说,产业互联网的内在驱动来自切实有效的降本增效,将有限的资源和能力投放到最优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去,来寻求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由此可见,产业互联网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各行业的垂直性特征和分散性特征并存,决定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因此更需要明确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确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有效路径,以推动各方力量的聚焦与协同。

三、基于消费型互联网成功要素分析,预测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寻找产业互联网数字化发展方向,不妨参考消费型互联网的发展方向。以BATJ等为首的消费型互联网企业在4G通信能力的支持下,完成了与个人客户的连接与持续互动,提供了千人千面的产品和体贴的服务体验,获得了互联网规模化效应,主要是在三个方向上的创新:

1.在线化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最大的成就是将每一个人的信息获取、社交、娱乐、出行等行为在线化,倒逼消费型互联网企业必须要与用户建立持续性关系,从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视角出发,将自己的核心业务流程在线化,通过互联网提供产品和服务,形成完整的闭环。

2.智能化

在在线化的基础上,企业将面对海量客户在各种各样场景的个性化需求,如何给予适合的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数据智能(DI)的力量,它与传统的BI(商业分析)相比有本质的区别,BI通过分析数据,向管理和运营人员提供决策支持,最终由人做决策,而DI是由系统或机器直接做决策。

3.协同化

当服务于海量用户需求时,除了智能化之外,企业还需要具备超级强大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仅仅依靠任何一个企业自身的供给能力都是远远不够的,所需要的是不同或相同类型企业所形成的协同供给能力,也就是协同化。

以上这三个消费互联网创新方向是否也同样适用于产业互联网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关键的考量因素有两点:

1. 是否需要具备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产能大大提升,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不断升级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些需求正在不断驱动着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下游末端企业,虽然冗长的价值链导致产业互联网上大多数企业不需要或不能直接面对最终用户,但整个价值链已经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尤其是末端企业在价值链的话语权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末端企业在试图尽快构建贯穿行业价值链的在线闭环能力,以形成尽可能灵活、可靠地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服务能力。

2. 是否需要具备低成本、高效能服务的能力。

任何企业都需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之所以在这里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智能化可以大大降低价值链的整体成本、有效提升价值链的服务效能。比如利用无人机对野外巡检运维;将人工智能影像技术应用于诊疗环节,帮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实现精准筛查,提高边远医生诊疗水平等。

上述两个关键因素决定了产业互联网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样需要朝着在线化、智能化、协同化三个方向发展。

四、5G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确定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我们再来看5G将会如何跨越产业互联网的两大特征,开启产业互联网之门。

1.5G网络能力的逐步具备,将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线化、协同化的全面实现。

连接人和人的极限在全球范围内也就只有几十亿的节点,而连接人和物,甚至到服务将会是数百亿、数千亿的节点量级。5G的超多连接特性,将实现每平方公里内,超过100万个设备同时上网。以淘宝为例,从最开始的对接供需双方,逐步延伸到了多边连接和协同,以交易为核心,延展出了广告、物流、供应链等各种服务场景,引入了多行业多角色的参与,将简单的在线交易发展成了一个丰富立体多元的商业生态。而产业互联网的垂直而分散的特性更需要这样的平台抓手,帮助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能够更高效协同,对内解决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效率问题,支持性能力从自建向外包的转移,对外实现对上游对下游的高效交互和协同。

5G的超大带宽和高可靠低延时两大特性,会像一把钥匙,解锁原来难以数字化的场景,对现实世界进行重塑,比如在医疗领域,远程诊断、远程手术对网络带宽和时延有很高的要求,这些4G支持不了的场景,将在5G时代得以解决。

2.5G通信将帮助更多的数据智能落地,向产业互联网智能化发展。

在消费互联网的场景下,数据智能主要围绕客户运营的一切开展,用于客户画像、客户识别、客户需求分析和精准推荐。而产业互联网的场景下,数据智能则将应用于更广阔的范围,帮助企业实现产品需求输入、内部流程优化、线上渠道拓展、行业知识沉淀和应用、上下游对接及优化等。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数据智能将助力产业价值链的优化甚至重构,数据智能可以更好借力5G的弹性高效的网络传输能力,结合云计算机基础设施的弹性伸缩能力,得以快速发展。比如,5G将推动AR、VR技术走向成熟,也能为4k高清视频、云游戏等产业带来发展空间,因此在产业互联网大发展的过程中,由于5G使能更大数据量级的高速交互,而带来整个商业环境数据量的井喷效应,数据智能的发展将进入全新阶段。

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分析

将哪些关键业务在线化,驱动怎样的数据智能、形成什么样的协同网络是摆在所有转型企业面前的重要问题,这要求不同的企业依据自身所处的行业状况、价值链分析、自己的战略定位和资源及能力储备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战略和战术,构筑数字化转型中的护城河。在这个过程中将呈现出行业领军企业和众多参与企业朝着两个方向探索,形成两条不同的转型之路。

1.大企业有条件、有优势通过“自成一体”的方式来面对分散性问题。

作为行业领军型企业的管理者,具备优势将自己的定位从“企业家”向“产业家”转变。

大企业从整个产业链提升的视角分析问题,不仅关心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还能关注上游供应商、下游本企业的客户直至终端用户,站在整个产业的高度和格局,思考产业链的痛点,以及如何通过为产业互联网的数字化转型来为从业者提供服务创造新的价值,推动产业生态泛在共赢。这样的大企业将通过转型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领导地位,巩固或形成垄断地位。

例如,世界500强排名第二的国家电网,在其“泛在物联网”的规划思路就是基于自身能力,自建行业性大平台,推动整合行业生态良性发展。

首先,国家电网将基于自身积累,快速构建负荷全面感知、能源产业端到端泛在设备物联、数据全面采集的大数据等能力,通过泛在物联和广泛互动的5G移动化网络进行能力承载。

然后,国家电网将在能源行业“用能”的创新业务领域发力,在构建的泛在和移动化的网络基础上,通过移动App的应用创新,优化用能效率,从发电、供电、传输、用电形成全感知的精准调控。

最后,在长远规划上,国家电网将自己定位为能源行业的“阿里巴巴”,建立平台型的商业模式,赋能整个产业链生态,使能源企业、服务商、运维企业和最终用户全面受益。

国家电网的这一思路正是基于其对电力以及其他能源行业深刻的理解、丰富的电网建维团队和经验、低廉的运维成本、强大的产业链拉动能力、殷实的现金流等优势,构建从底层资源、能力到上层应用的全掌控型平台,强化电力行业的领导地位,形成未来能源行业赋能服务的领先地位。

2.中小企业跟随行业风向标,选择合适的平台,来借力产业互联网的创新能力,提升自身在价值链中的地位。

大企业一旦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加强自身对上下游企业的影响和驱动力,中小微企业在这个演进过程中必将受到巨大的冲击,如何提升行业竞争力、稳固自身地位?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1)通过加入平台提升实力。

产业上下游的连接,不仅是IT云应用连接,更是服务的连接,企业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入平台,获得平台基于行业先进性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的产业在线连接和协同能力,以及平台以产业数据智能为核心为企业提供的配套服务能力。而平台也可以围绕企业的需求和痛点,通过规范化、集约化的共享服务中心提供专业增值服务,并建立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通过综合红利驱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2)选择适合的平台。

由行业领导企业发起的平台可以通过自身在行业知识领域的领导地位来体现行业先进性,以自身专业性形成的行业标杆地位来构建产业价值链的在线连接和协同能力。而异业竞争者,比如通信运营商的行业企业服务平台或互联网公司的企业级服务平台,则需要通过构建行业生态,以行业聚集效应来体现平台的领先性。

在连接和协同能力上,互联网公司本身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实操能力,比较容易实现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能力辐射。而运营商则需要充分利用自身通信网络的资源优势,整合云方面的专业能力,提升助力行业企业用户的连接和协同能力。

3)具备产业大数据是平台的重要基础。

产业大数据是实现产业链供需精准匹配的关键,是产业互联网平台不断提升发展的重要支撑。

平台是否具备行业大数据采集、积累和应用的能力,是否可以结合产业场景实现产业大数据的自动集结,并通过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实现产业已知领域的效率显著提高、未知领域的认知和创新大幅拓展,为产业链上的各方主体提供更好的赋能和共享服务,决定了平台的粘性以及对整个生态圈的影响力。

4)平台还应具备集约化的综合服务能力。

除了数据能力之外,还应为产业从业者提供集约化的综合服务能力,用来解决企业支持性服务的需求,包括金融、法务、行政、人事等多个方面。而汇聚了行业性企业的这些服务需求,也可以帮助平台对接这些服务行业的资源,形成良性的跨行业服务协同,实现多行业的降本增效。

六、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共赢

在5G领域,亚信科技基于通信人工智能和BSS/OSS协同领域的优势,推出网络智能化产品,将BSS和OSS域彻底打通,帮助电信运营商提升网络能力和价值。并基于全域虚拟化、全域智能化和全域可感知的理念,构建全面领先的5G商用软件与应用解决方案。同时持续聚焦政府、金融、邮政、能源、交通、公共安全等行业,助力企业构建数据中台能力,积极探索数字化运营商业模式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并联合运营商及行业客户打造数字化运营生态圈,丰富多维度数据资源,深度挖掘数据价值,推动各方互助合作,实现共赢。

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方向是确定的,路径是清晰的,过程是漫长的,随着5G能力的逐渐具备和数字化转型浪潮不断袭来,不论是起帆远航的大企业,还是风雨飘摇的小企业,都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的转型路径,具备网络协同和数据智能的能力,向着在线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方向发展,找到属于自己的数字化之路。而对于平台和相关能力提供商,既需要依托优势资源和能力快速赋能给转型企业,又需要克服产业互联网的垂直性和分散性特征,源源不断的提供贴近企业需求的产品化服务能力。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