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产业风向标 | 专注,才能专业
首页> 新闻>正文
对话加特兰:毫米波雷达技术大放异彩,加特兰携创新产品亮相AWE
来源:赛迪网    作者:赛迪网2024-03-22 13:47:02

毫米波雷达技术以其全天候、全天时的探测能力,正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其精准捕捉环境变化的能力在雨雪、尘雾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依旧可以正常工作,通过测量距离、速度、俯仰角度,实现对目标运动状态的精准检测,毫米波雷达技术为自动驾驶、安防监控、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自动驾驶的舞台上,毫米波雷达是一位高度警觉的“安全员”,时刻关注着车辆周围的动态,确保车辆在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安全前行。在安防监控领域,毫米波雷达也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用高精度的探测和跟踪能力,即使在夜晚也将潜在的威胁一一揭示,让安全无死角。

此外,毫米波雷达在无人机、智能家居等领域展现广阔前景,为生活带来便利与安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毫米波雷达正逐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展现出更加丰富的功能和可能性。

在近日于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赛迪网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加特兰公司企业生态发展总监吴翔,深入了解了加特兰公司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最新进展。加特兰此次携全系列60 GHz毫米波雷达SoC芯片以及最新室内人体点云SDK产品解决方案亮相,引起了广泛关注。

在展会现场,加特兰展示了其卓越的硬件产品——采用CMOS工艺的60 GHz全集成毫米波雷达系统单芯片系列,包括4T4R标准封装和4T4R封装集成片上天线(AiP)的Rhine系列SoC芯片,以及采用2T2R的Rhine-Mini系列SoC AiP产品。这些芯片工作频率范围为59 GHz至64 GHz,最大支持4G扫频带宽,采样率高达50 MS/s,同时支持降采样功能,展现了毫米波雷达在精准度和效率方面的卓越性能。

在软件方面,加特兰同样带来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他们展示了全新升级的室内人体点云SDK,通过优化芯片信号处理算法,显著提升了毫米波雷达在室内应用中的点云性能。这一创新成果解决了毫米波雷达在室内应用中的诸多痛点,为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等领域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解决方案。

持续创新突破,不断铸就高性能产品

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领域里,加特兰公司凭借其不断的创新和技术突破,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加特兰公司拥有多款高性能的SoC产品,包括60 GHz的Rhine、Rhine-Mini、Rhine-Pro系列和77/79 GHz的Alps、Alps-Pro、Andes系列。

自加特兰公司推出第一代射频收发芯片(Transceiver)产品Yosemite和Yellowstone以来,公司便致力于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不断推陈出新。

产品应用广泛,助力多领域创新发展

在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加特兰公司凭所推出的多款高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消费等多个领域。

在汽车领域,加特兰的产品在ADAS智能辅助驾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常见的应用场景,吴翔总监在采访中透露,加特兰还将毫米波雷达应用于后排儿童遗留检测、开门预警、脚踢尾门等细分场景,为汽车安全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保障,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工业和消费领域,加特兰的产品应用同样广泛。在智慧家居、智能家电等领域。本次AWE展会,所展示的室内人体点云SDK等创新产品,通过优化芯片信号处理算法,显著提升了毫米波雷达在室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实时性。室内人体点云SDK通过高精度雷达扫描,能够生成密集的点云数据,这些数据不仅能够精确反映人体的空间位置和姿态,还能捕捉到微妙的动作变化,提供了丰富的人体感知信息,直观呈现室内真实场景,为智能家居、康养、智慧办公等领域提供了全新的感知手段。

在深入探讨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应用场景时,加特兰生态发展总监吴翔特别提到了其新的解决方案所带来的变革:“加特兰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通过点云技术解决他们原先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过去在室内人员感知场景中,要准确区分一个人是从活动状态转为静止状态,还是躲到了遮挡物后面,往往只能依赖顶层应用进行模糊判断。但现在,加特兰推出的室内人体点云SDK所输出的点云数据,能够直观、真实地还原场景细节,使得这些判断变得更为精准和可靠。

吴翔总监特别提到了毫米波雷达芯片在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领域的应用。他表示:“通过室内人体点云技术,我们可以实时监测老人的活动姿态,进行跌倒监测,为老人的健康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毫米波雷达芯片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养老领域。在现代化的酒店管理中,这项技术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精准感知客房内的人体活动,系统能够智能调节室内温度、湿度和光线,为客人提供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同时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在办公场景中,毫米波雷达芯片也能助力实现智能管理,比如自动调节办公室内的照明和空调设备,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对于大众普遍关心的隐私问题,在酒店、洗手间、更衣室等场所,毫米波雷达芯片的解决方案完美避开了个人隐私风险问题。通过室内人体点云技术,系统可以精准判断是否存在可疑行为或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了安防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室内安防领域的高效、准确判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不仅如此,他还透露,最新发布的SDK在技术上进行了多项升级。它支持更加灵活的毫米波发波配置,能够满足更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同时,在功耗控制和SDK易用性方面,也进行了显著的优化和提升,旨在帮助客户更好地实现上层应用,推动整个智能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毫米波雷达凭借强隐私保护、无感检测、精准感知的显著优势和支持生命体征检测、人体轨迹和姿态检测等丰富功能的特性,以及支持生命体征检测、人体轨迹和姿态检测等丰富功能,为室内安防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

此外,加特兰的产品不仅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停车场防砸雷达等领域,为城市建设和交通管理提供高效安全技术支持,同时也在雷达与视觉融合等前沿技术上积极探索,与多家合作伙伴深入合作,共同推动行业创新。在工业策划方面,加特兰也不断创新,将毫米波雷达应用于机场安检等领域,简化了安检流程,为旅客带来便利,该技术已在北京、成都等机场试点应用。

吴翔总监特别提到,毫米波技术的应用远不止于此,它还可以延伸到更多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与车企携手共进,挑战海外垄断

在毫米波雷达技术领域,加特兰公司凭借其卓越的实力,与众多车企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据了解,加特兰已经与国内前十的车企以及部分新兴车企展开了深入合作,覆盖率达到了80%-90%。截止2023年底,加特兰累计定点150个车型,并覆盖部分海外市场,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谈及竞争,吴翔总监坦诚表示,加特兰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于海外企业,它们在毫米波雷达领域已深耕多年,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积累。但现在加特兰团队凭借热情和创新精神,在开发时间、开发周期以及对市场的应对等方面展现出卓越能力,正努力赶超欧美企业。

同时,通过与国内客户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开发创新产品,力求在雷达传感器和技术内容上与欧美公司并驾齐驱,致力于打破欧美对中国的技术垄断,推动国内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快速发展。

加特兰公司深知,竞争与合作是行业发展的双翼。因此,他们热烈欢迎国内更多企业进入这一领域,共同挑战海外垄断。吴翔总监表示,他们期待国内企业能够携手并进,打破欧美对中国的技术封锁,从根本上解决“卡脖子”问题,共同推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迎接新挑战,布局多元化市场

谈及毫米波雷达的未来发展方向,吴翔总监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推进,对毫米波雷达的性能要求将越来越高。目前,毫米波雷达主要用于目标感知,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对雷达的距离分辨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加特兰正在积极研发4D雷达和成像雷达等新一代产品,以满足市场的更高需求。

“未来,我们将推出性能更强、功能更丰富的毫米波雷达产品。”吴翔总监展望道,这些新产品将进一步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价值。

除了汽车领域,毫米波雷达在非车市场有广阔应用前景。最初,加特兰与家电领域进行了合作,将雷达技术应用于智能送风等方面。随着市场的变化,养老领域的兴起为毫米波雷达提供了新的应用机会,例如,跌倒检测是养老领域的一个重要需求。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紧跟市场步伐,不断创新。”吴翔总监表示,加特兰正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继续深耕毫米波雷达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为更多领域提供智能化、安全化的解决方案,迎接市场的挑战与机遇。

对于未来,加特兰秉持开放与合作的核心理念,积极倡导行业内的创新与合作精神。愿意与行业内的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新的应用领域。通过深度合作,加特兰期待推出更多优质、高效的产品,为整个市场创造更多的价值,共同书写行业发展的新篇章。

视听电子产业欣欣向荣

早春三月,万物向荣。AI手机/电视、MR头显等前沿新品齐发,面板、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技术创新突破不断,新产线和新项目加速建设和落地,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生态不断完善,各大展会上的创新应用创新产品吸

2024-03-22 09:48

紫光展锐CEO任奇伟:6G考验半导体创新能力

在3月20日举办的SEMICON CHINA开幕主题演讲中,紫光集团执行副总裁、紫光展锐CEO任奇伟表示,在过去的40年,通信产业与半导体产业相辅相成,而6年之后的2030年,既承载着半导体产业销售额

2024-03-25 09:15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文章
联系我们:

sale@staff.ccidnet.com Tel:010-88558955

广告发布:

sale@staff.ccidnet.com Tel:010-88558925

方案、案例展示:

project@staff.ccidnet.com Tel:010-88558955

Copyright 2000-2015 CCIDnet.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00080(一)-16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8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