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新基建”赋能轨道交通 汽车将成为下一个超级大脑

发布时间:2020-03-23 16:10        来源:赛迪网        作者:

3月4日,政治局常务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基建火了,而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显然是其中带动投资最大、民生最关注的领域之一。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为何被称为新基建?

城际高速铁路:指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者城市带(城市群)中,规划和修建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运输系统。主要运营于城市群或城市带,线路总长一般不超过200千米,允许列车行驶的最大速度在250km/h以上。

城际轨道交通:指以城际运输为主的轨道交通客运系统,相当于低速版的城际高铁。凭借人均能耗低、承载量大、互通互联等诸多优点,成为助力绿色出行、创建智慧城市、缓解拥堵等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轨道交通更应该服务于在城市群间的人员流动,关注如何提高出行效率,降低乘客的换乘次数和换乘时间,降低整体出行成本。城际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吸收融合了我国一系列先进技术,通过新基建的方式,将对既有的交通方式进行赋能,推动轨道交通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此外,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让出行更方便快捷,引领城市群发展,城际铁路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我国积极发展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产业链

就产业方向而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的产业链条非常长,涉及设计咨询、原材料、建筑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下游应用运输服务行业,同时衍生诸多增值服务。

产业链上游

产业链上游主要为设计咨询、原材料,该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设计咨询行业主要包括咨询、规划、勘察与测量、设计,这部分技术相对比较成熟,随着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投资增多,设计咨询行业需求增多。

轨道交通领域设计咨询需求大

目前,我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从传统的勘察设计向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转变,兼具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资质的企业数量整体增多,工程总承包收入占到行业收入一半以上,且总承包中企业可根据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工程设计与后期调整,对行业提质增效有着巨大作用,行业经营效益在不断提升。

根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总计51915.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工程勘察收入91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工程设计收入460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工程总承包收入2604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2%;其他工程咨询业务收入65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全年利润总额2453.8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2.1%;企业净利润2045.4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加13.7%。

随着我国城镇化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逐步下放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审批权,加强各省发改委的批复权,对于各省市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在此领域的工程设计咨询需求较大,行业保持火热。

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中游主要为建筑施工和装备制造。建筑施工涉及工程机械、土建施工、机电安装。装备制造业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智能化系统。其中,装备制造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该产业链链条长,涵盖的专业和技术产品多。中游属于比较成熟的环节,市场竞争充分,市场化程度较高。

轨道装备制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轨道交通装备是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竞争力最高的行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已有质的飞跃,市场规模不断扩增。2019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元,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有望超7700亿元。基建投资提速,利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发展。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产业链下游

产业下游包括运营维护,产业应用于城轨运营、客货运输行业。随着新线的开通,客流量增加,商业价值提升,因此包括广告在内的增值服务潜力巨大。

轨道交通运营压力大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交通、轻轨交通、有轨电车交通、各种索道及缆车的经营管理活动,是近年来城市公交重点发展类型。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运线路长度继续提升至5761.4公里,较2014年增加2588.4公里。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客运量210.7亿人次,较2014年增加84.7亿人次。2018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和武汉累计完成客运量突破10亿人次。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延长,客流量增加,给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带来发展机遇。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竞争格局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行业是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与国外同行业企业相比,国内企业更加熟悉和了解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模式及技术特点,技术和产品的适应性更强,售后服务反应更加及时有效,因此行业的竞争主要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

展望未来,覆盖线路全周期的、系统专业的运营管理服务是轨道交通行业大势所趋,企业一方面要通过装备智能化升级、产业大数据系统搭建以及工业服务平台打造,提升自身参与运营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另一方面也将加强与业界龙头企业的合作,共同引导客户需求,挖掘市场潜力,创建轨道交通行业工程建设、车辆制造及运营维护三足鼎立的生态圈,推动新模式的落地与推广。

汽车会成为超级计算中心

余凯指出,随着国家新基建的提出,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个部门在2月联合印发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以下简称《发展战略》)。《发展战略》指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2035-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善。

自动驾驶也将加速发展,预计2025年汽车L2级以上自动驾驶装配率可达70%。

谈到自动驾驶的未来发展趋势,余凯指出,中国的整车企业,包括计算芯片创新企业,都有非常强的意愿去突破创新。而车规级芯片的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流程。

余凯认为,未来所有的汽车都会沿着智能化的道路走向高等级的自动驾驶,走向无人驾驶,其中计算芯片是重中之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一定要突破芯片的桎梏。汽车在未来会成为“四个轮子的超级计算中心”,需要处理大量数据,是关乎生命安全的产业,面临的挑战非常大。过去汽车看重发动机,未来更看重算力和芯片。过去汽车专注汽油向动力的转换,未来汽车将聚焦汽车感知数据向自动驾驶决策的转换。余凯表示,地平线的芯片会广泛赋能汽车产业,从高级辅助驾驶芯片走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载边缘人工智能芯片。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