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城市数字经济系统洞察与数字之城产业布局研究

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已不仅带来GDP的双倍速增长,更在于探索通过系统性思维更新城市未来场景、重塑城市美好生活体验、构筑数字文明之城的发展通路,进而打造城市产业升级、科技人才聚集、社会持续发展的“增长飞轮”。
发布时间:2023-05-22 11:13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王纪奎

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已不仅带来GDP的双倍速增长,更在于探索通过系统性思维更新城市未来场景、重塑城市美好生活体验、构筑数字文明之城的发展通路,进而打造城市产业升级、科技人才聚集、社会持续发展的“增长飞轮”。

美国管理学家柯林斯提出“飞轮效应”:各个模块之间像咬合的齿轮一样互相带动,启动需要较大的推动力,但只要方法正确、持续推动,飞轮的转速就会越来越快。城市的发展,正处于这样的“飞轮时代”。

城市是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载体,是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和成果转化的天然策源地。

发展城市数字经济已不仅带来GDP的双倍速增长,更在于探索通过系统性思维更新城市未来场景、重塑城市美好生活体验、构筑数字文明之城的发展通路,进而打造城市产业升级、科技人才聚集、社会持续发展的“增长飞轮”。

一、千城千面,“洞见”标杆城市数字经济,谋划“数字未来”

数字技术正在向更广泛的城市空间蔓延。这就要求城市决策者具备研读城市特色、谋篇数字经济的能力,描绘让城市居民有归属感和体验感、让企业有长期投资预期的“数字蓝图”。

(一)国外城市数字规划的“无界”与“有界”

数字可以打破传统城市的边界。欧美城市多在“点”上促进数字化与资源流动,纽约市政府建设了NYCOpenData平台打破了数据流动的壁垒;巴黎下水道的数字化治理突破了地下空间的阻隔;伦敦的公众数字技能与领导力促进了数字技能的普及;哥本哈根建立耦合的数字化能源系统,实现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高性价比集成。

亚洲TOP城市则多在“面”上布局并贯穿城市数字化规划。东京发布“超智能社会5.0”建设计划,从半导体产业规划切入,配合可再生能源供应,将国家、企业、产学、人力资源和物流全面联系起来。新加坡全域智慧国、首尔的3S城市与元宇宙城市规划,均体现了全面数字化的顶层规划思维。

然而,数字之城发展也需要“边界”。G公司计划将多伦多滨水区转变为智能城市,提供自动驾驶、垃圾收集、空气质量监测和供热街道等智能应用。却受到在使用数据及控制数据方面不透明的指控,最终被迫搁置。可见隐私安全是数字之城建设中的重要边界。

(二)国内城市数字规划的“优等生”和“特长生”

国内数字城市规划均以智慧城市为目标展开,聚焦在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三个方面,其中,数字政府已经形成成熟范式;数字社会已形成一致性的场景共识,规划的重点是体验创新;数字经济由于涉及众多领域和产业,场景纵深复杂,是各个地方的主要能力缺口,资源稀缺,是数字城市下一阶段的难点和重点,国家和各省市对数字经济已有深刻认识,对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已取得高度共识,通过“十四五”规划及配套政策进行全面部署。

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已形成“一浪紧似一浪”的发展态势。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上海建设国际数字之都,深圳建设全球数字先锋城市,标杆城市在数字经济的创新要素、基础设施、政策环境等领域全面领先;其他城市也因势利导,如宜宾发掘运输网络和能源优势,主动牵引电子信息(智能终端)和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

二、同频共振,“谋远”数实融合,引领产业发展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的扩张受到空间、土地、水、能源等环境要素的刚性制约,如何借助数字化达成技术张力与边界约束的均衡,疏解物理容量对城市规模的约束,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考题。多轮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也在不断印证一个事实,即实现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的数实融合,对城市治理、产业发展和社会运行产生全方位、系统性的跃升。

(一)数字城市的参考架构

数字化引发产业旋转,财富向“矩阵”企业和“矩阵”城市集中,构建城市“支点”成为数字城市的核心关键,并以此为依托支撑新型城企关系,做实、做强数字经济中城市“主场”和企业“主体”的分工定位。

构建城市“支点”就是要打造城市智能体,其核心逻辑是借助高维数字空间完成降维,实现效率倍增、价值创造。

城市智能体的规划需要与未来的商业方向结合(智能制造、数字金融、智慧公路、智慧园区等),还需要与系统工程研究结合,实现科技创新、未来业务场景规划以及未来产业布局。数字城市的参考架构总体是以城市智能体为内核的工字形架构,形成数字基建为底座,数字生态为支柱,延展到对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产创的全面赋能升级。

(二)产业规划的风洞模型

城市数字经济需要易规划实施,从产业风洞做好全面洞察,并结合优势产业,以新型能力为核心构建生态,持续壮大/拓展产业高地,未来辐射到区域城市群,整个国家甚至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三)数字经济的产发矩阵

以场景化解决方案为杠杆,撬动城市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两个维度把城市产业划入四个象限。产业成熟度,包括技术成熟度、制造成熟度、会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潜力五个方面。

城市基础承载力和适配性包括城市产业现状、城市竞争、产业机遇与挑战、存在的问题、产业空间等方面,需要结合城市特点选择性布局领导性产业、扩展性产业,同时要提前孕育未来产业,积极面对挑战型产业。

三、构建未来,“问道”未来科技,赋能城市数字经济

未来之城,是各种新科技技术的叠加。数字经济涉及面广,创新度高,有些方面还是“无人区”,需要城市以科研成果的引入和培育为起点,持续推动产业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一)城市数字化绿色环保

低碳能源、碳移除技术是突破口,未来太阳能驱动CO2、H2O还原至液体燃料的反应系统,可实现“源-储-荷”离线可再生能源利用,并有望解决弃风、弃光等新能源发展难题;新型电力系统则是重要基础设施,包括增强对分布式电源(家庭户用光伏)、储能(钠电池、飞轮储能)、可控负荷等的集群聚合与信息化、智能化控制,此外基于大容量功率半导体的柔性直流电网技术也是供能的重要补充。

(二)城市数字产业化

5G/F5G/IPv6+网络、以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为基础的算力平台、智能穿戴、移动支付、元宇宙等技术是城市数字经济的底座。行业数字化会加速,比如医疗领域,通过对手术室进行数字化改造,将信息孤岛连接起来,提高手术效率及病人的满意度,带来大量的经济效益。

(三)城市服务数字化

从城市系统角度看,未来将数字技术与交通系统相结合,结合C-V2X标准,将AI调度引入交通秩序管理平台,通过车路协同实现自动驾驶。我们在高速公路上做实验,发现自动驾驶可以使车流量提高到原来的4倍,城市交通提升30%-80%的效率、同时减少碳排放。

1

‖图1:数字经济的产发矩阵数据来源: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四)城市治理数字化

下一代气候数字预测模型将提供城市气候影响相关的详细信息,有助于改进早期预警系统,并可纳入城市备灾和长期适应工作;同时可以推进碳排放监测的空间、地面和城市碳等城市平台形成数字一体化模式;我们还可以探索将城市社会经济系统性建模,构建“模型驱动、数据决策”城市智能体。

四、数字之城,城市数字典范

数字深圳,全面耕耘立“标杆”。深圳融合5G、IoT、AI、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联合发布鹏城智能体,并形成了20+8的系统性数字产业发展规划。鹏城智能体以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为重点目标,形成市-区-街道三级联动指挥体系:

算力升级,建设鹏城云脑,每秒百亿亿次算力,为城市级提供“智”治力;

政务升级,构建“鲲鹏+昇腾”政务大数据生态,实现龙岗区873个区级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申办,100%“一次办理”;

服务升级,坪山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实现一半民生诉求案件一天办结,未来将实现社区从“管治”到“服务”;

产业升级,鹏城智能体服务1800多家企业,覆盖金融、交通、制造、电力、教育、医疗等行业,成为数字之城建设的一面旗帜。(文︱王纪奎 华为科学家咨询委员会CTO)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