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顺义指数 |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发布,北京、深圳、上海位列第一梯队

2019年10月2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布了《世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顺义指数)2019》。
发布时间:2019-11-01 09:35        来源:赛迪顾问        作者:赛迪顾问

2019年10月25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发布了《世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顺义指数)2019》。“顺义指数”是世界首个基于数据库计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指数评价体系,也是国内首次以数据的形式全面分析世界各国、国内城市及相关企业发展情况。指数针对国家、城市和企业三个维度,设立三套评价指标体系,即全球指数、中国指数和企业指数。

会上,刘文强副院长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路径及产业主体格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其中中国指数从政府支持、产业基础、研发实力、核心企业和发展潜力五个维度对国内各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进行评价,其中产业基础和核心企业实力是国内指数计算参考的重点。该评价体系共对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项目进行数值量化,结合二级指标占比,计算该城市该年份顺义中国指数。

图表1  《顺义指数2019——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1
数据来源:赛迪汽车产业大脑

从评价结果看,目前中国主要城市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五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北京、深圳、上海三个国内最早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城市,相关政策法规已基本完善,并完成示范区建设,汽车、电子信息、互联网等产业基础雄厚,属地研发、测试资源高度集中,并积累了大量测试数据,整体处于国内全面领先的地位。

第二梯队以武汉、长沙、重庆为首,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城市人才聚集能力较强,研发资源丰富,依托自身汽车、互联网产业基础实现产业快速发展,主要的短板在于核心企业缺乏积累。

第三梯队以合肥、宁波、沈阳、成都为首,基本处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在产业规模、产业基础、产业生态方面具有一定的建设,但由于普遍缺乏核心企业,产业数据积累、持续研发能力较弱,如果想要迅速发力,需要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和产业引导。

第四、第五梯队总体发展滞后较为明显,目前仍未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全面布局,仅在个别相关产业领域有所积累,短期内发展潜力不足。

图表2  《顺义指数2019——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指数》评价结果

2
数据来源:赛迪汽车产业大脑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对产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示范区建设是影响城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和第二梯队城市中绝大多数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试点示范区。开放道路测试是智能网联汽车上路前的必需测试环节,道路测试开放有助于行业企业进行技术验证、数据积累,有效地促进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2018年,三部委印发《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从测试主体、驾驶人、车辆、事故认定等方面对路试进行规范要求,对各地开展无人驾驶路试起到指导性作用。后续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江苏、吉林、广州、湖北以及湖南9地迅速跟进,颁布相应的地方性政策,颁发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根据城市特色建立智能网联试点示范区。示范区建设对吸引相关企业进驻测试,构建产业生态具备至关重要的作用。

领先城市依据自身优势,建立了差异化发展路线。从领先城市发展经验看,各城市路线差异化趋势明显。北京充分发挥了高校聚集带来的人才优势,加之完善的政策体系,汇集了全国一半以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重点企业;深圳互联网、通信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达,依托于华为、腾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各类企业向Tier1类供商转型迅速;上海经济基础雄厚,市场对新兴产业接受度高,先进技术孵化迅速,产业链主要环节均有企业布局;武汉、长沙汽车产业优势突出,依托于示范区建设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无锡基于物联网构建应用生态,打通市内交通联网体系,通过智能交通带动产业生态建设。

特别说明:顺义指数2019由赛迪汽车产业大脑整提供数据支撑。赛迪汽车产业大脑全面整合全球、全国汽车行业数据,覆盖了全球90%以上的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重点企业以及初创类企业信息,通过可视化图表进行区域产业对标分析,可实现对区域内产业、技术以及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助力地方政府产业腾飞。

合作站点
st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