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典型科创城市布局创新链的路径探索及思考

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围绕创新链持续进行实践探索,深圳、武汉、成都、合肥等典型科技创新型城市围绕创新链发展特点与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创新链布局的重要行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创新链的内涵特征、发展模式及其组织架构,提出通过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协同发展能力、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我国各地区以及整体的创新发展效能。
发布时间:2023-05-31 08:31        来源:赛迪智库        作者:

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背景下,我国各地围绕创新链持续进行实践探索,深圳、武汉、成都、合肥等典型科技创新型城市围绕创新链发展特点与自身优势开展了一系列创新链布局的重要行动。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创新链的内涵特征、发展模式及其组织架构,提出通过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协同发展能力、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我国各地区以及整体的创新发展效能。

一、创新链的内涵特征、发展模式及其组织架构

(一)创新链的内涵特征

国内外学者对于创新链的内涵界定具有不同的观点。创新链的概念最早由Marshall和Vredenburg(1992)提出,认为创新链只是企业内部技术革新与外部市场拉动共同作用形成的创新过程。之后创新链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涉及到政府、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个主体。刘家树等(2016)提出创新链始于知识创新投入终于市场份额占领并在过程中输出创新绩效的四环链式结构,即技术创新链-产品创新链-成果转化链-产品销售链。李晓锋(2018)提出采用模块化思维界定创新链的内涵,认为通过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服务链的“四链融合”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创新生态系统能级。

综合现有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创新链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过程,并且存在多个创新主体,最终目的是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网链状结构。

创新链呈现出市场导向性、价值创造性、多元主体性、资源整合性等显著特征。首先,创新链具有市场导向性,市场需求对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具有强大的导向和拉动作用,创新的产品或服务最终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创新链具有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其次,创新链具有价值创造性,创新的过程会导致价值的创造和增加,产生的价值会随着创新环节在不同创新主体之间转移,从而使创新链与价值链相辅相成、融为一体。再次,创新链具有多元主体性,在创新链的不同环节由不同的创新主体起主导作用,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的主要供给者,企业是技术产业化的主要推动者,政府是创新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管者,金融机构等科技服务中介是创新资源的整合者。最后,创新链具有资源整合性,创新链通过对各类创新资源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创新资源在创新链中的充分流动,整合的资源不仅包括资金、原材料等有形资产,而且包括知识、人才、信息等无形资源,通过资源整合实现创新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二)创新链的发展模式

创新链有线性创新链、非线性创新链、循环创新链三种模式。线性创新链起始于基础研究、终结于产品产业化,如工业化初期工业产品从研发-试验-生产-市场的单向流动,最终消费者未能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价,从而无助于产品改进和下一步创新,创新过程呈现单一方向流动。非线性创新链的创新是指技术与市场同时产生交互作用、同时互相影响,将线性模式变为非线性模式,进入消费者时代,最终消费者乃至中间产品使用者可以通过商品流通、社交媒介等途径对产品前端设计与生产进行评价和反馈,参与到未来的创新过程中,此时创新链呈现双向互动状态。而循环创新链较为复杂,多个创新主体在各个创新环节中同时产生互动和影响,组织边界变得更加开放,各个创新环节被打散并与市场需求相互融合、互融互通,进入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生产者、消费者的界限不断模糊,原来的消费者通过“性化定制”变成主导创新过程的实质上的“生产者”,原来的生产者通过“屈从”社会发展潮流变成创新过程的被动接受者,整个创新过程完全融合,多元主体共同引导和驱动创新链发展。

(三)创新链的组织架构

总体来看,创新链强调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存在多个创新主体,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实现创新成果产业化,从而实现从线性创新链不断迭代升级到循环创新链。

1

图1 创新链的各个环节及组织架构

资料来源:赛迪科标所整理 2023,05

二、典型科技创新型城市布局创新链的路径探索

当前,深圳、武汉、成都、合肥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尤其在创新链布局方面开展了一系列路径探索。

(一)深圳重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

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深圳位列全球第2位。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全面实施“五大行动”,在科技策源强化行动方面,重点支持鹏程实验室、国际量子研究院等机构提升创新能级;在科技产业提升行动方面,组建新能源汽车和数字能源领域创新中心;在创新平台优化行动方面,强化重大创新平台的协同联动与错位发展;在创新人才汇聚行动方面,积极培育青年创新人才,引进一批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科技“双招双引”行动方面,面向全球创新先进地区开展科技“出海”行动。重点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协同”,高质量建设光明科学城等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推进广东省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着力布局深圳高新区深圳湾创新集群区等11个创新集群区,同时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20大产业集群以及合成生物等8大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布局,明确“20+8”的技术主攻方向。

(二)武汉围绕培育战略科技力量等开展创新链布局

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武汉位列全球第16位。在培育战略科技力量方面,持续推进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激光驱动多束流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形成建成2个、建设4个、预研4个、引培1个的格局;推进高水平实验室集群建设,在光电科学、网络安全、呼吸疾病等领域建设高水平实验室,并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优化重组;持续推进国家级产业创新平台集群建设,推动智能设计与数控等2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运行。加快培育创新产业集群,推动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突破性发展,不断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经济新增长点,积极抢占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赛道;持续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培育科技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三)成都通过优化协同创新空间布局推动创新链发展

就创新而言,成都有着强劲动能。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成都位列全球第29位。在优化协同创新空间布局方面,成都积极构建“1+4+N”的创新空间布局,核心为西部(成都)科学城,“4区”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等,“N” 包括产业链主要承载地等创新节点;在构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承载地方面,推进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和科创空间等原始创新核心承载地的建设;在优化重点技术领域布局方面,布局人工智能、先进计算及数据服务等面向未来产业的前沿技术,突破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金融安全、数字文创等现代服务业融合支撑技术。

(四)合肥通过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布局创新链

2022年9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2版全球创新指数(GII)的“科技集群”百强榜中,合肥位列全球第55位。2022年11月,合肥发布《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举措》,围绕平台、人才、转化、技术、孵化、企业、金融、场景、服务等核心维度,出台了16条支持创新链布局的具体措施,全方位、立体式支持创新体系建设。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从院校、企业两端同时发力,引进和培育一批高能效创新平台,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金支持;在高端人才引育方面,对高层次人才创业给予财政补贴、金融支持;在创新成果场景示范方面,支持重点领域“补短板”,对于填补国内技术空白的首创产品给予资金奖励。

几 点 启 示

提高创新链与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等多链的协同发展能力。针对产业链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精准部署创新链,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技术原创能力和实际应用转化能力;引导创新资源向产业链各环节集聚,增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与产业发展的衔接度、协调性。围绕创新链发展中存在的瓶颈、堵点开展人才引育,增强科技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适配性,更好发挥人才引领创新作用。围绕创新链开展资金链布局,加大科研经费对创新过程的有力支撑,通过绩效评价、长短周期支持结合等方式强化资金链对创新链支撑的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

增强科技创新的原始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强化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持续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拓展前沿技术供给渠道和供给能力。持续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建立以项目制全生命周期为单位的管理方式,强化项目责任人制度,形成能进能出的项目管理机制,提高创新成果产出效率。增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扩散能力,通过科技服务中介、成果交易平台、成果展示发布会等方式增强技术成果供需双方的紧密度和匹配度,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产业化效率,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发展持续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打破各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方面各顾各自、重竞争轻合作的格局,通过顶层设计建立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成渝等重点城市群的协同创新发展机制,促进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从而提升创新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水平。鼓励各地区针对创新链中的共性问题开展联合研究,通过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大协同创新力度,持续打造区域创新共同体。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产业优势等特点开展差异化、互补性发展,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区域性产业链、供应链闭环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效能。

本文刊于5月17日《澎湃新闻》“全球智库”栏目。(本文作者 | 科技与标准研究所 张鹏 曹方)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