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中国系统:从数据资源化利用到数据要素化配置

从数据的资源化利用到数据的要素化配置,是从技术优先到制度优先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产品工具不再是核心,而数据治理才是整个工程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2-11-25 15:56        来源:赛迪网        作者:徐培炎

【赛迪网讯】信息化时代,数据为王。这是人所共知的基本常识。但企业数字化转型,社会数据驱动治理提了很多年,如何实现跨部门、跨主体、跨行业的数据流通仍然是个未解的难题。纵观近几年数据资产行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中,已经建立起来了数十个数据交易中心,但数据资产化的进程并没有发生预期翻天覆地的质变。在中国系统周崇毅看来,以上现象的根本原因都是数据资源没有转变成数据要素。

近日,在中国电子云峰会上,中国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市场侧与包括赛迪网在内的诸多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了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化、市场化等热点问题,详细介绍了中国系统推出的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方案。

社会发展五大要素

如何推行数据的市场化,与其从技术层面进行思考,不如放眼到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寻找经验。人类的社会发展虽然让生产和分配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基本的逻辑始终如一。农耕时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是土地和劳动力(人),进入工业时代,又增加了资本和技术两大要素,在步入信息时代以后的当下,又增添了数据这个新要素。

微信截图_20221125155323

无论是土地、劳动力、资本还是技术都不是直接进行资源的流转、交易,土地需要通过土地征收后转换为土地地块使用权进行流转,劳动力需要通过劳动个体成年后与企业签订劳动力雇佣合同进行交易,资本有资金归集后转换为金融产品隔离风险,技术有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因此,对照今天数据交易的瓶颈,根本的区别正是我们大多数时候对数据的流通、交易采用的是资源化利用,缺少类似土地使用权、劳动权、金融产品、专利这样的中间态进行解耦,无法形成要素化。

安全、流通难两全

数据资源化利用面临一个基本的悖论,也叫做“零和困境”,即数据的高安全和易流通两项要求天然不能相容,是互斥的关系。数据一旦从不同的部门、主体、行业间进行流通,就一定会面临安全风险指数级增加的问题。因此整个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方案的最大难点正是安全和流通的矛盾,解决了安全,流通不好办,解决了流通,安全又面临挑战。

周崇毅认为,解决这个难题的方式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手段,而要依靠工程层面的规划,是制度、技术、市场的三管齐下,没有制度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技术,一切以制度先行。作为一个要素,数据的市场化一定不是技术驱动,而是制度定义商业模式,定义市场,市场选择技术路线。

数据元件和数据金库

最终,中国系统提出了数据要素化流通解决方案核心——数据元件和数据金库。

数据元件即是数据资源的中间态产品,是原始数据和应用之间的中间产品,类似土地地块、劳动证书、金融产品、科研成果的专利证书等等。目的是将其作为数据交易市场的一个交易标的物,是一个近数据源的信息载体,将来也是一个计价的最基本单元,如同电子产品里的二极管、三极管一样的元件,故而得名。作为数据的最小一个单元,我们不能把数据直接拿出来,必须以元件的形式进行使用、流转,所以数据元件相比与原始数据的流通就具备了基本的安全属性。

数据要素化配置需要经历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三个阶段,把分散的东西归集在一起叫资源化,通过数据元件和数据中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归集,从存储角度说也就是资源化。但因为数据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基本都是西方国家掌握,因此数据的流通过程仍然存在安全的风险,既包括数据泄露的风险,也包括断供带来的风险,这就需要数据金库来保障。从欧洲的实践来看,欧洲通过一系列数据法案构建了数据空间,其本质和中国系统推出数据金库如出一辙,也是处于数据保护的目的。最终,以元件来破解确权问题、流通问题、定价问题和安全问题。再以数据金库和数据元件一起形成一个隔离层,把原始数据隔离在金库内,实现数据的可用而不可见,数据不动而程序动,程序把原始数据转换成元件一样的中间态标的物去流通。让数据变成数据元件的过程即是把原始的主体所有权变成元件的所有权,通过数据元件来实现资产化,实现资产化才有可能形成大规模交易,然后实现第三步资本化。

从数据的资源化利用到数据的要素化配置,是从技术优先到制度优先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产品工具不再是核心,而数据治理才是整个工程的核心。中国系统作为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的践行者,将从市场、技术和理论制度层面给数据交易、安全和治理提出更有效解决方案。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