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态势和展望

“十四五”时期 , 杭州提出大力建设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 , 推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高质量融合发展。其中 , 壮大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 , 布局视觉智能标志性产业链 , 打造“中国视谷”, 成为杭州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关键突破口。新型智慧城市、城市大脑、中国视谷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数字基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发展以及应用场景不断地建设丰富,将会促进杭州数字安防产业迈上发展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2-09-05 14:49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肖莹

一、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情况

(一)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2019 年杭州数字安防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占全国安防产业总值的 55.5%,产业规模实力雄厚。其中,核心领域视频监控产品占全球市场总值的 50%。2020 年,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和宇视科技分别位列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第一、第二和第四, 三家企业安防产品约占国内市场份额 70% 以上,视频监控龙头企业实力强劲。

‖ 图 1 :2020 年中国视频监控市场份额

1

来源: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二)龙头集聚引领发展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已形成由海康威视、大华技术、宇视科技、大立科技等龙头企业引领, 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产业格局。2020 年,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成功入围工信部产业集群, 集群规上企业 574 家,集群上市和挂牌企业205 家,已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智慧安防产业集群,呈现出“全球安防看中国 , 中国安防看杭州”的产业发展格局。

在科技研发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研发成果。2020 年,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量 4024 件,集群企业共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 重大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7项。在创新载体方面,增强了科技创新的空间承载能力。截至目前,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共有国家级创新载体 43 个,浙江省级技术创新载体 186 家。在人才集聚方面, 杭州连续成为高层次人才净流入首位城市。集聚了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 培养了众多人工智能人才,人工智能人才约占全国总数的 6.5%,为数字安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政策环境营造良好

浙江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行动计划》《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 提出“ 加快形成数字安防等具有全球影响的数字产业集群”。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杭州市全面推进“ 三化融合”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行动计划(2018-2022 年)》

《杭州市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20-2025 年)》《杭州市九大标志性产业链“ 链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均提到要重点发展数字安防产业,为杭州市发展数字安防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以下发展问题:一是缺乏关键核心元器件,如高端传感器、EDA工具、图形图像处理 GPU、存储器等关键核心元器件高度依赖海外进口, 断链断供风险较大;二是核心算法、软件智能算法较为薄弱, 国内计算机视觉龙头企业均不在杭州,算法本地供给能力缺失; 三是缺乏统一标准, 阻碍了视频设备等终端产品的互联互通, 导致网联平台不兼容等问题发生;四是数据开放共享有待深化,共享开源平台较为缺乏,不利于数据资源的分析和挖掘。

二、杭州数字安防产业经验做法

(一)政府引导,规划先行

杭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数字安防产业发展,2021 年,杭州市发布了《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国视谷”建设方案》等重要文件 , 针对

觉智能产业跃升为发展主线,围绕视频监控、工业视觉、自动驾驶、医学影像、虚拟现实、新一代视频会议终端和数字文娱七大领域,积极攻关高端芯片、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 突破图像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环节, 推动数字安防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此外,集群逐步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先进制造模式,不断增强竞争优势,打造“中国视谷”,打响“视觉智能第一城” 的城市品牌。

(三)政产学研,创新合力

为促进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浙江省采用校院企地共建模式, 联合高等院校建立了多所集群促进机构, 其中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在 2020 年

牵头组织集群内 10 家产业链关键环节重视觉智能 ( 数字安防 ) 产业编制了“一链一团一方案”和“五图五清单”, 全面推动视觉智能相关产业战略布局和规划实施 , 在视觉智能 ( 数字安防 ) 产业链提升、标准体系建设、实体项目攻关、产业大脑建设、融媒体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杭州积极开展数字安防产业集群建设工作,制定了“以数字安防产业为基点, 向视觉智能产业跃升”的发展主线,筹划建设以智能视觉(数字安防)为主导的“中国视谷”经济新地标,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目标。

‖ 表 1 :浙江省及杭州市出台的数字安防相关政策文件

3

来源: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整理

(二)集群创建,品牌打造

杭州市积极申报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0 年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杭州数字安防产业集群以数字安防产业为基点, 向视点企业 ( 机构 ) 实施 4 个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和 14 个实体项目。平台项目包含 AI 算法训练、视频数据共享、安全攻防演练、视觉系统信息安全检测等内容 , 实体项目覆盖芯片元器件、物联网、5G、超高清等领域, 已成功刷新上游科技新高度。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 , 打通了部分核心环节 , 推动形成从算法、核心元器件、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到运营业务的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体系 , 探索出产业链公共服务新模式 , 有力驱动视觉智能产业硬核升级。

(四)载体建设,强力支撑

杭州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在视觉智能方面,加快建设智能视觉研究室——之江实验室、智慧视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智能光学感知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浙大计算机学院)、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 同时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机构创建人工智能方向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承担重大创新载体建设, 为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提供强力载体支撑。

(五)打造典型,丰富应用

在公共服务平台方面,杭州打造了视频感知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城市大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智慧视觉应用信息安全检测平台。在泛安防方面,聚焦疫情防控、智慧监管、健康医疗、消费电子等领域,杭州打造了智慧安保、智慧镇街数字驾驶舱、黑光双舱——脸谱一体化身份识别等系统。在智慧中台方面, 杭州打造了物信融合城市大数据平台、数字视网膜开放平台,并积极推广视频感知协同平台等示范应用。在芯片和元器件方面, 杭州自研了国产红外热成像机芯,并在高端智能摄像机中进行产业化推广应用。

三、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展望

(一)行业规模将持续增长

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技术、互联网传输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联合推动 , 智能视频监控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智能楼宇对讲市场规模将大幅度增长,随着居民住宅小区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和严谨 , 居民对于楼宇对讲系统的性能要求有所提升, 楼宇逐年向网络化、可视化发展。防爆安检产品不断朝智能化发展 , 防爆机器人、刷脸进站等设备产品需求旺盛。

总体来看,数字安防核心领域视频监控、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等产品规模将持续增长。杭州数字安防产业技术不断深化、行业集中度不断上升,从产品到解决方案都将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杭州数字安防领域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行业应用等方面都将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预计到 2025 年 , 杭州数字安防及相关产业产值规模达到 3500 亿元,将成为全球数字安防产业中心。

(二)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

杭州城市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将促使数字安防产品大规模运用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新基建会加速数字安防产品体系的落地及应用。杭州着力将 2022 年亚运会打造成为“智慧亚运”,会为数字安防、视觉智能的推广应用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杭州数字化改革工作的推进将带动数字安防等相关技术赋能各行各业的产业转型升级。此外,智能安防机器人、智慧停车、远程医疗、智慧教育、大数据安保、自动驾驶、智能报警等数字安防新模式新业态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安防应用场景将不断丰富。

(三)国产化、标准化步伐将不断加快

新形势影响下,数字安防产业核心端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断链断供的现象。为此,杭州市围绕关键“卡脖子”技术、产业链断链断供痛点等核心问题, 进行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质等工作。关键核心技术、可替代技术将加大研发投入,国产化替代行动将逐步展开,自主的产业链供应链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杭州数字安防产业积极把握参与浙江省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逐步将已有的技术优势转化为标准优势,带动产品、标准、服务走向国际。预计“十四五”期间, 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将会逐步提升, 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的优势将会进一步扩大。

(四)集成化、定制化趋势将加速呈现

随着杭州不断优化城市大脑,打造新型智慧城市, 数字安防行业的内在需求将不断扩大。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建设以及视频监控技术的不断迭代更新, 不同场景的大量应用也将出现, 数字安防集成商将会加大与互联网头部、运营商之间的合作,集成化业务将高速发展。

此外,客户对整体解决方案与场景的匹配度、产品的体验和服务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定制化、个性化服务将成为数字安防产业发展趋势。

四、杭州推动数字安防发展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产业链上游薄弱环节进行集中攻关,在核心元器件方面,加强核心芯片、高端传感器、图形图像处理 GPU、高端存储器等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在核心技术方面,积极突破核心算法、快速编解码、软件智能算法等技术研发。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安防技术与人工智能、5G、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虚拟现实等技术的结合应用,推动数字安防产业高端化发展。

(二)积极推进标准建设

依托数字安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统筹标准体系建设工作, 完善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编制, 分别在核心技术研发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安全标准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鼓励数字安防企业组建标准化联盟, 建立企业标准化战略,积极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化研制等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作用, 在政策咨询、测试认证、人才培训等方面提供标准化体系支撑。

(三)大力引培数字人才

制定重点人才跟踪目录,加快集聚国内外数字安防、视觉智能产业人才。支持杭州数字安防龙头企业与高校、研究院联合建立数字人才培养基地, 根据杭州数字安防产业发展需求, 尤其是在核心元器件、核心技术方面定向培养和输出行业专项人才。鼓励高校增设视觉智能等相关数字经济学科,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基础学科研究,探索数字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政策,完善各项人才保障,提供良好发展环境。

(四)打造重点企业矩阵

围绕数字安防产业上游核心端,建立重点企业引培名录, 着力引进计算机视觉、智能算法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大视觉智能、高端零部件制造、安防行业应用领域的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导入创新资源,推动市场化应用,积极构建数字安防产业生态。鼓励部分数字安防企业进行产品改革,由提供单一安防产品向提供覆盖多应用领域的一体化数字安防解决方案进行转变, 不断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五)构建多层创新平台

持续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支持企业与高校、研究院及第三方机构联合成立数字安防产业创新中心, 围绕技术研发与孵化、标准化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行业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搭建数字安防领域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促进重大科技装备、公共平台、人才资源及创新成果的开放共享。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健全的基础上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积极探索自主可控的开源开放平台的建设, 强化数据资源的分析和挖掘,为数字安防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资源支撑。(文︱ 肖莹 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