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 增进民生福祉

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 45.5 万亿人民币,在 GDP 中的占比已从 2008 年的15.2% 增长到 2021 年 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明显,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大力推动了经济发展。发展是手段,增进民生福祉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如何以数字经济的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共同富裕, 是新时代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发布时间:2022-09-05 14:38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杜敏

一、数字经济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性选择。但要清醒地看到, 数字经济是一把双刃剑,集“创造性” 与“消极性”于一体,在造福人类的同时,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显现,给社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

(一)数字经济催生新兴岗位,同时也会引起结构性失业

随着传统产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数字经济规模快速扩大,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以网络数字化平台为基础,产生了一些既改变传统模式,同时具有个性化、特色化、优势化的新兴产业,也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和机会提供了可能。2021 年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中指出,到 2025 年,数字经济带动就业人数将达到 3.79 亿。数字经济除了创造出一些高质量就业岗位, 也提供了灵活就业的机会。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21 年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数量超 2400 万场,活跃主播数量超55 万人。数字经济催生出的新兴岗位,成为吸收就业人员的平台, 为实现稳增长、稳就业做出积极的贡献。但是,数字经济也对传统产业和传统的就业岗位产生冲击,造成结构性失业问题。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文化程度低、技能掌握较少的劳动者将会面临失业的风险,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数字经济的本质是普惠与共享,但也带来社会公平问题

数字经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是根本性、颠覆性的变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其本质上来讲,属于共享的范畴。只要连接互联网,人们都能获得想要的信息资源, 享受到数字技术所提供的优质教育共享资源,从中受益。数字经济理应, 而且也能够让每个人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自由和幸福。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强者更强的时代。

一些掌握数字资产的超级数字平台, 能够凭借资本的大规模聚集效应和可复制性扩张速度, 快速获得天文数字般的利润和财富,并形成垄断优势。同时, 数字技术的获取是有门槛的,发达地区与边远地区、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高收入与低收入人群以及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数据鸿沟”是客观存在的,“算法吃人”也不再是危言耸听。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有效阻止“数据垄断”“数据霸权”,保障每个人的数字资产权利,有机会参与到数字资本收益的分配,从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社会公平,是实现社会治理走向善治的关键所在。

(三)数字经济的高效便捷背后隐藏着安全困境

在数字经济条件下,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数字平台,一切皆可编程、万物均可互联, 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便利。可以说,一部手机、一个网络, 可以进行线上办公、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在线网课、扫码骑行、外卖点餐、网上购物等, 基本能够解决人们衣食住行的所有问题。同时,这些数字平台,对人们的行为数据进行收集、分析,预测他们的偏好,提供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在这便利背后也隐藏着数据安全、隐私安全等方面问题。生活中,各平台个性化、人性化的推荐,节约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但也使人们仿佛生活在被“监视和偷听”的状态下。掌控技术源头和网络运行、掌握大数据和算法的公司组织有可能通过技术体系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全面控制。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大数据杀熟、网络勒索攻击等现象屡见不鲜。数据与隐私安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如何在为人们最大限度地提供便利的同时, 消除人们对大数据的恐惧心理, 保护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需要立法、行政管理和司法裁判多方发力、精准施策,才能给人们以安全感与幸福感。

二、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由之路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其根本就是造福人民,全面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让人民享受到更为丰富、便捷、安全的高品质生活。

(一)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实效惠民

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时代,不能唯数据是从,警惕“一切皆可计算”,守住以人为本的底线。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让一切数字经济、数字技术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服务于人,更好地服务改善民生。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重塑政府治理流程、提升治理精准化与高效化水平的生动实践。在我国,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创新“一件事一次办” 模式已经形成,“网上办”“掌上办”也成为政务服务标配,“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等创新实践也不断涌现, 有效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烦、办事慢的问题。《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 年)》 指出,2021 年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名用户超 10 亿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超 4 亿人,总使用量达 368.2 亿人次,实现政府服务100% 全程网办。

(二)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充满创新活力,赋能人民生活

创新与活力是数字经济与生俱来的基因。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全部生命力就在于创新,释放出数据、平台要素的潜力, 提升数字经济的价值创造能力,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体系,重塑新业态、新模式、新格局,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产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管理体系重塑与再造传统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营, 逐步实现制造数字化、供应链数字化, 达到生态数字化。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提速升级, 我国工业互联网全面融入 45 个国民经济大类,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大关,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为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成为国民经济实现稳增长的关键引擎。

特别是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从零售、餐饮、旅游到办公、教育、医疗等各类传统服务业,因为数字化赋能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极大地影响、改善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 年网络零售持续快速发展,全国网上零售额达 13.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1%。另外,网上外卖、在线办公、在线医疗、网络视频等数字服务蓬勃发展, 到 2021 年底, 用户规模分别达 5.44 亿、4.69 亿、2.98 亿和 9.75 亿。人民生活因为负责任的数字经济而更加美好、充满生机。

(三)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普惠共享数字成果,消弥“数字鸿沟”

数字经济不能只使一部分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它应该造福于全社会。社会中的每一分子都是“数字命运共同体”, 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和谐共生、共享共荣。

共享数字成果,特别要关注欠发达地区以及弱势群体,着力消弥“数字鸿沟”。欠发达地区能够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如贵州省在数字经济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达到 2.64 亿人,残障人口超 8500 万人, 他们都是社会弱势群体,理应享受数字经济的成果。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的要求。从 2020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算起,至 2022 年 4 月,工信部已组织325 家网站和 APP 完成相关改造。只有弱势群体活得有尊严, 社会文明才得以实现。

(四)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安全可靠, 保护个人隐私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但不是滥用。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是安全可靠的,注重保护个人隐私, 实现隐私保护与个人信息利用之间的平衡, 从而使人们能够获得幸福生活中所必备的安全感。

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首先是来自于完善的法律、规章和制度。我国已经陆续出台《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通过法律明确信息使用中各方权利、责任和行为边界。配合行业相关规章制度、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维护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公民隐私。同时,在行政管理与司法上, 要对滥用个人信息的企业、对侵犯隐私的刑事案件严肃处理, 严厉打击数据黑市交易。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对滴滴全球股份有限公司涉嫌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就体现了政府保护公民隐私、保障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心。

三、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是增进民生福祉的现实路径

数字经济是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十四五”规划中, 将民生福祉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覆盖了就业、收入、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民生领域。要实现这些目标, 必须要大力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从国家、各级政府,到行业、企业以及个人,多方努力、形成合力, 以数字化转型更好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实现高水平的民生福祉。

(一)政府层面:重在规划与监管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增进民生福祉,政府是主导,要注重战略规划。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 发展数字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办公厅2021 年 12 月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也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行动指南。31 个省市自治区也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与行动方案, 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制定“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路线图。随着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跨区域协同国家战略工程也逐步启动,我国已经形成了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2022 年 2 月,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四部门批复,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八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 10 个国家数据中心群。至此,“东数西算”这一国家战略工程启动,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的总体布局业已完成,进一步完善数字经济战略体系。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要坚持放管结合,规范数字经济发展秩序,加强常态化监管、重点监管和专项监管,坚持事前监管、从源头到结果的全过程监管。监管就要制定规则,出台规范平台、数据、算法等的相关制度, 划清市场行为的违法边界,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目前, 我国正处在用数字技术治理到对数字技术治理, 再到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度变革中, 逐步构建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二)行业层面:重在协作与共创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增进民生福祉,行业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一方面要落实国家及各级政府发展战略规划, 另一方面,在行业内部,要通过平台汇聚行业解决方案,制定行业规则、规范, 加强内部协作,打通企业信息链、供应链、创新链与资金链等,形成系统合力, 全面提升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同时,行业内企业发展水平、发展规模不同, 资金基础、技术创新能力和数据资源都有差别, 行业产业联盟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各尽所长,达到共生共创共赢。

(三)企业层面:重在创新与责任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企业是关键。一方面是坚持创新发展, 通过开展数字化管理,链接研发、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做大做强企业, 增加就业岗位,吸收劳动力;这可以说是企业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担负起应有的法律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遵守法律法规,在数据收集、存储、研发、利用、交易等环节,有所为有所不为, 在追求经济利益时兼顾社会效益,不侵害公众隐私,保护个人权益。

(四)个人层面:重在提升与融入

发展负责任的数字经济增进民生福祉,个人也要奋发作为。数字经济重塑、重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与学习,每个人都身处在数字经济大潮之下, 只有持续学习与主动融入。

不断提升数字技能。新时代,数字技能已成为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就业息息相关的基础性必备技能, 也成为就业者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为适应向新基建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学已新增一些智能运输工程、智慧海洋技术、智慧水利等智慧类和智能类专业。根据欧盟最新的数字能力框架, 数字技能应当能够支持“ 信息与数据素养”“ 数字化的沟通与协作”“数字内容创作”“安全”和“问题解决” 这些目的。要着力提升这些方面的数字技能, 使自己在数字经济大潮中生存、成长并获得发展。

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大潮之中。近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社会公示的相关职业信息中, 有一些反映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如“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解决方案设计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 等。只有主动适应数字经济、数字化转型,才能在数字时代获得尊严与幸福。(文︱杜敏 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理事)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