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扬帆”计划发布一年 我国5G应用发展迅速

2021 年 7 月,《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以下简称“扬帆”计划) 正式发布,为我国 5G 应用发展制定了首份“KPI”。如今,“扬帆”计划发布已经一年有余, 我国 5G 应用发展还面临 C 端用户使用感受有待提升,B 端刚需价值尚未显现,5G 投入产出比不理想等三大挑战。
发布时间:2022-07-25 14:40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王昊月

2021 年 7 月,《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以下简称“扬帆”计划) 正式发布,为我国 5G 应用发展制定了首份“KPI”。如今,“扬帆”计划发布已经一年有余, 我国 5G 应用发展还面临 C 端用户使用感受有待提升,B 端刚需价值尚未显现,5G 投入产出比不理想等三大挑战。

5G 是数字化转型重要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也是驱动行业数据流动和系统变革的关键性支撑技术。5G 商用三年以来,相关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涵盖了诸多领域,案例累计超过 2 万个, “十四五”时期更是我国 5G 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期。2021 年 7 月,《5G 应用“扬帆” 行动计划(2021-2023 年)》正式发布,为我国 5G 应用发展制定了首份“KPI”。时至今日,“扬帆”计划发布一年,各地区、各行业联合三大运营商齐发力,在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打造了一批“样板间”, 有望到 2023 年逐步实现点状应用到规模化“商品房”建设的最终目标。

一、“扬帆”行动计划驱动 5G 应用高速发展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 2023 年)》明确了 5G 应用发展的七大量化指标。 截至 2022 年 5 月底,5G 个人用户普及率、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量、5G 行业虚拟专网数量等指标明显提升,5G 应用在信息消费、实体经济、民生服务三大领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

三大运营商发力信息消费领域,多地开展试点探索。截至 2022 年 5 月底, 我国已建成超 160 万座 5G 基站,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量已达 11.06 个,5G 个人用户普及率更是达到了 28.33%。在 5G 信号覆盖初具规模、5G 渗透率不断走高的情况下,三大运营商开始重点推进“5G 新消息”“5G 新通话”“5G 视频号”等提升用户体验、体现 5G 优势的新功能。以“5G 新通话”为例,该功能依托 5G 网络,不通过任何 APP 即可实现在通话界面拨打视频电话,按时长计费不消耗流量, 提升视话体验的稳定性和清晰度。三大运营商自 4 月开始落地商用“5G 新通话”, 并计划在上海、深圳、杭州、北京等百余个主要城市开通试点服务。三大运营商对“5G 新通话”给予厚望,一方面旨在实现 5G 时代业务创新,改变用户长期以来的通话习惯,进而提高用户粘度; 另一方面更是谋求 5G 个人用户及企业用户的新一轮增长,改变 5G 自商用以来给用户留下的信号差、速度不达预期等印象。

‖ 表 1 《5G 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七大指标完成情况

1

来源:赛迪顾问

大量应用落地实体经济领域,“样板房”进入可复制阶段。5G 应用落地需要政策的引导与运营商的投入建设,更需要在实体经济的土壤中进行培养,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截至 2022 年5 月底,全国 5G 虚拟专网数量达 5325 张, 具备商业价值的典型应用场景已覆盖国民经济 97 个大类中的 40 个,案例累计达到 2.3 万个。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5G+ 工业互联网”已广泛应用于钢铁、机械、能源等 45 个国民经济门类, 在建项目超过 2400 个, 形成远程设备操控、机器视觉质检、生产能效管控等二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其中部分应用场景已可规模化复制。

5G 民生服务应用目前主要围绕医疗和教育两个领域。在医疗领域,2021 年8 月,工信部通过了 988 个“5G+ 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涵盖急诊救治、远程治疗、医院管理等 9 个方向,力求形成一批技术先进、性能优越、效果显著的 5G ﹢医疗健康标志性应用,为 5G ﹢ 医疗健康的创新发展树立标杆, 培育我国智慧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发展的主力军。

二、现阶段 5G 应用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如上文所述,在“扬帆”计划的推动下,我国 5G 应用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面临三大方面的挑战和困难:

第一,5G 信号稳定性欠佳,套餐资费较高,C 端用户使用感受有待提升。截至 2022 年 5 月底,我国共建成超 160 万座 5G 基站,理论上已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和县城城区以及 87% 的乡镇镇区。但用户实际使用时,仍会出现 5G 信号不稳定、室内信号覆盖不佳、传输速度不达预期等问题, 再加上运营商前期基站建设及运维服务投入高昂,5G 套餐资费居高不下, 最终造成用户感受难以满足预期,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5G 套餐”的投诉内容多达 23000 条。诸如上述问题的存在,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消费者尝试 5G 服务的积极性,成为了阻碍 5G 应用服务进一步在 to C 端拓展的“绊脚石”。

第二, 现行 5G 技术能力及标准难以满足行业需求,支撑体系有待完善,B 端刚需价值尚未显现。2022 年以来,随着各地“扬帆”行动的持续推进,5G to B 端的应用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成长期, 部分先导领域已实现示范项目的复制、推广,5G 应用的经济价值逐渐显现,但距离规模化普及仍有距离。原因有三方面:其一,现行 5G 网络的上行数据速率、定位、时延等难以充分满足工业现场需求, 网络切片及网络灵活适配等还需要优化;其二,目前 5G 融合应用领域内厂商间软硬件适配性较差,IT/OT/CT 融合困难,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 5G 行业应用标准体系建设尚未完成;其三, 目前在工业领域,除 5G 外,TSN、PON、SDN、无线专网等新型网络技术均在探索试点阶段,特别是即将商用的 WiFi6, 其在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等方面与 5G 非常相近,5G 技术的 B 端刚需价值还未真正显现。

第三 ,5G 推广、建设、运行成本高昂, 投入产出比不理想。5G 是通道而非最终结果,垂直行业应用 5G 的最终目的是以5G 为通道,配合算法、算力及基础设备的升级改造, 进而完成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并非进行简单的网络信号更替。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 面临信息化水平低、转型升级意识薄弱、数字化人才缺乏、升级改造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目前, 5G 在融合应用领域的商业模式仍未成熟, 成本回收周期长、经济效益回报率较低, 导致大部分中小企业对引进、应用 5G 技术积极性不高;在大企业中也存在着 5G 服务提供方与应用企业沟通不足、服务商对企业的内网改造需求认识不充足、解决方案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欠缺等问题, 从而导致交易成本居高不下,投入产出比不达预期,5G 应用的规模化普及推广任务依然艰巨。

三、推动“扬帆”计划更好落地及 5G 应用健康发展的建议

建议一:适度超前布局,以建促用, 持续推进 5G 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国5G 信号覆盖已基本涵盖所有城市和部分乡镇地区,但尚未实现全覆盖。很多面向 to B、to C 的应用以及在较广区域开展的行业应用,如无人配送外卖、智慧城市管理、生态环境监测、5G 流动医院等仍需要覆盖面更广的 5G 网络支撑。

建议二: 进一步降低 5G 网络建设成本,加大套餐补贴力度,让大众“用得上、用得起”。5G 基站建设的高成本是 5G 网络建设、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关键梗阻。高昂的套餐资费和不稳定的信号制约了5G 用户数量的进一步增长。从已公布的招标结果来看,5G 基站的建设成本正逐

步降低,并且广电建设的 700MHz 低频段5G 网络放号在即,这都将引导 5G 资费价格的进一步下探。在此基础上,运营商可通过 5G 基站共建共享、采用新材料新架构降低基础功耗、开发自适应业务的关断休眠功能等方式进一步降低 5G 网络建设及运维中的成本; 持续加大套餐补贴力度、设立完善的分级收费制度、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个性化套餐吸引更多 C 端和 B 端用户使用 5G,孵化 5G 新业务、新应用,最终实现 5G 价值最大化。

建议三:加速实现 5G 软硬件通用化, 加强对各行业需求的适配和支撑。在 5G 融合应用过程中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成本高且灵活性不足,而 5G 网络部署过程中软硬件的通用化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这要求设备商与运营商在 5G 基站建设到应用的全过程中实现软件开源、硬件通用、接口开放,进而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消除行业壁垒、降低网络部署成本、优化供应商竞争生态。

建议四:优化现有合作机制,挖掘5G 时代新商业模式。在未来的商业模式探索中,一是优化现有合作机制,凝聚产业链上下游多方主体广泛参与, 各方优势互补,改善现行商业模式下解决方案灵活性不足、专网服务不到位、资费高昂等问题,探索参与建设各方“共赢” 的商业模式;二是加大对 5G 解决方案供应商的培育力度,鼓励商业模式创新, 开展优秀商业实践案例评选,持续挖掘低成本、易部署、难度低的商用解决方案。(文︱王昊月 赛迪顾问数字经济产业研究中心)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