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正文

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态势与展望

紧跟人工智能产业商业模式变化,瞄准人工智能产业领先企业, 积极引入并壮大本地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举办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评选活动, 打造活动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以中国(南京)智谷为牵头单位, 定期开展全市各级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培训,提高招商人员、企业服务人员的产业知识水平和敏感度。
发布时间:2022-06-10 16:12        来源:数字经济杂志        作者:刘梦冉

在新一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浪潮中,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稳步发展、企业实力不断壮大、载体建设亮点频现、政策环境日益完善,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与智能电网、脑科学产业叠加发力,基础研究扎实的发展特点。当前,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存在产业链结构尚有短板、产业规模占比尚低两个短板,且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也影响着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发挥。面向未来,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将迎来底层创新和前沿创新加速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产业规模稳步发展

2019 年,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相关

产品和服务收入约 80 亿元,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其中,中国(南京)智谷集聚人工智能企业 240 余家,带动相关产业规模 700 多亿元。根据《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2020 年, 南京市培育人工智能核心领域领军型企业 30 家,集聚人工智能研发及应用企业 300 家, 全市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和服务等核心产业规模突破 1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 1000 亿元。到 2025 年, 全市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500 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 5000 亿元。

(二)企业实力不断壮大

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 全覆盖格局,并且在智能传感器、芯片、机器人等领域形成一定领先优势。南京市培

育了国电南瑞、地平线、亿嘉和等一批优质企业,引进了科大讯飞、旷视科技、字节跳动等一批人工智能技术水平突出的企业。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南京市涌现出硅基智能的 AI 智慧回访平台、云问网络的疫情防控问询服务机器人、小视科技的疫情智能防控管理平台等优秀产品服务。58 件产品被推荐到由工信部指导建设的全国人工智能支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平台,产品数量在全国城市排名第 2 位。

(三)载体建设亮点频现

南京市正在构建串联人才培养、基础资源数据库、技术标准认定、协同研发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人工智能载体。中国(南京)智谷原始创新优势凸显,拥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28 家,汇聚了南京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高等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 21 家,创新资源富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南京) 中心落户江北新区,储备了多组学数据、循证医学知识以及真实世界数据等强大的数据资源。腾讯大数据中心落户江宁开发区, 作为腾讯华东乃至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填补产业发展算力不足。

(四)政策环境日益完善

南京市连续多年出台文件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17 年 12 月底,南京市《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2025 年将南京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城市。2018 年,南京市出台《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2018 年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南京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2019 年 6 月,《南京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地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到 2025 年,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成为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

二、发展态势

(一)优势

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特色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产业叠加发力。智能电网产业以应用牵引反哺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领域密切相关, 已经成为南京市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链之一。根据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数据,AI 领域 TOP10 专利权人中,国家电网位居第四位,其直属单位南瑞集团在智能感知、边缘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突破和产品应用已取得一定成绩, 与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形成合力。此外,南京市积极布局脑科学产业,以技术创新驱动未来产业发展, 为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了基础研发成果转化的想象空间。

二是基础研究扎实。南京市人才投入、科教资源位于全国前列。根据《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 2018》显示,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均入围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投入量前 20。

此外,中国科学院系统作为主要人才投入机构,已在南京落地四家单位。根据《2020 中国智能城市指数》,南京市研究排名第三,超过杭州、上海。2021 年 7 月,科技部复函支持南京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 也为智力密集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带来丰沃的创新土壤。

(二)劣势

与此同时,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劣势方面。

一是产业链结构尚有短板。与合肥相比,企业所处产业链节点优势不够突出, 与上海相比,产业链布局又不够全面。悉尼大学《2020 中国智能城市指数》企业维度排名也显示, 南京市还未形成大规模的人工智能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企业招引尚有较大空间。

二是产业规模占比尚低。根据深圳市人工智能协会《2021 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2020 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 3251 亿元,同期南京市人工智能软件、产品和服务等核心产业规模突破100 亿元,占比仅约 3.08%,核心产业不具有规模优势。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备某些共性特点, 这些特点也影响着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的优势发挥。例如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可能导致产业创新停留在调调参数、打打标签的浅显层面, 甚至引发劣币驱逐良币。

AI Lab 的发展低潮从一个侧面说明, 市场主体对商业利益的追逐,一方面可能带来以商业模式驱动的技术创新,但另一方面也可能带来目光短视、急功近利,从而浪费大量人力、资金投入,损害创新环境。除此以外,我国人工智能学习框架依赖于国外开源、芯片制造与设计能力不匹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扶持力度薄弱等问题, 直接影响了产业创新水平和收益。

‖ 图 1 剑桥南京论坛 2021——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峰会现场

1

来源:中国网

三、发展展望

趋势一:以算法芯片为代表的底层创新和以脑科学为代表的前沿创新加速发展

南京市高度关注人工智能的基础研发领域。《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 重点突破人工智能基础软件、算法芯片、处理框架等技术。《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传感芯片、系统集成等关键共性技术上实现突破。依托智能计算中心、大数据中心、“AI+”领域专用设施等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抓住“建设先进工艺晶圆制造、特色工艺集成电路制造基地” 等信创产业布局机遇, 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有望迎来基础研发的爆发式增长期。

同时,“江苏大脑计划”启动后,一系列脑科学研究在南京蓬勃兴起。2019 年 1 月,江北新区率先开展脑科学研究, 与北京大学合作共建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2019 年 7 月, 欧洲蓝脑计划 (Blue Brain Project) 和东南大学在南京签署合作协议, 基于神经元形态学研究和脑模拟实现全脑重建,为类脑智能提供基础;2020 年 12 月,南京脑观象台正式揭牌, 为重大项目研发提供公共技术服务;2021 年,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创新中心落地,致力于开展汉语言脑功能解码研究。可以预见,脑科学前沿创新将保持稳步发展,有望塑造细分领域引领优势。

趋势二:智能制造和智慧医疗场景牵引力不断增强

南京都市圈具有优良的工业基础,加之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在工厂智能化替代和养老服务方面市场前景广阔。

一是南京都市圈传统材料、能源、家电、装备工业转型升级需求迫切,车间工厂、产业园区的数据资源亟待挖掘, 小微企业信息化任重道远。同时,国家提出双碳目标以及沿江产业绿色转型要求,在上述背景中,各地积极探索可持续、高质量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而人工智能推动的下一代工业机器人正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根据南京市 2020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南京市工业机器人 2020 年产量 10005 套,同比增长39%,增速是同期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速的两倍。2021 年,南京市举办首届中国力触觉技术与应用会议, 赋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可以预见,伴随着工业机器人泛在互联、云端融合、智能服务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生产场景将大力推动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不断进化。

二是南京都市圈拥有 6.6 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500 万常住人口(2019 年末数据),除南京外,各地 65 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接近或超过 15%,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对日常生活辅助和陪伴、随叫随到的医疗需求突出,养老服务市场广阔,“银发经济”呈现上扬发展态势。2021 年 6 月, 中国( 南京) 智谷发布 20 款“AI+ 生物医药”产品,

‖ 图 2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2

来源: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网站

签约 8 个生物医药类合作项目,致力于将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应用于医药研发。可以预见,在人口结构转变的大背景中,都市圈绿色食品、文旅康养、生物医药产业都将与“AI+”紧密结合, 共同探索更加高效、便捷的养老服务。

趋势三:“专精特新”型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簇团涌现

一个现象是,南京市软件企业数量众多,虽然长期存在缺少龙头企业的问题,仍然创造了 2020 年全国副省级中心城市软件业务收入第二名的成绩。而根据《2018 年南京市、各板块及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指数研究报告》, 南京市双创指数由 2015 年的 69.50 稳步增长至2018 年的 163.38。这些事实表明,南京市的产业发展环境适宜初创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2019 年, 中国( 南京) 智谷人工智能企业达到 240 家,新引进重点项目 42 个,同比增长 21%。2020 年新冠疫情期间, 图灵人工智能研究院孵化的精诊科技、燧坤智能两家企业推出新冠肺炎诊疗、冠状病毒筛选人工智能平台和技术, 并应用于多家临床机构、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企业。初创企业栖木智能的物流机器人承担了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等院内高风险场景下的无人化物资配送工作。目前,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初创企业集聚态势凸显,产业链格局仍在孕育,216 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企业家提供支持。可以预见,以“专业化、特色化、精细化”为方向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将加速孵化落地。

四、对策建议

建议一:构建领先的产业生态和创新生态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企业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扶持力度, 加快建设南京市人工智能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加强中小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宣传教育。聚焦“一带两极”人工智能战略布局区域,加快数字化车间、智慧诊疗、智能电网等应用场景落地。启动编制区域性人工智能标准规范,促进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评价推荐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规范化应用。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保证重点领域财政投入的合理性和可预期性。统筹落实国家、省级科研经费管理、科技成果评价机制举措,激发科研人员、企业主体双创活力。

建议二:瞄准基础研究方向开展协同创新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及其理念的迭代演进规律,召开专门性国际专家研讨会, 起草相关研究报告。面向社会征集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向建议,围绕技术影响力、可行性、应用前景等方面形成相关建议报告。以专家、社会意见建议为参考,

区分基础研究领域细分赛道,争取国家项目落地,与上海、合肥等地形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协同创新局面。建立支持人工智能研究的大数据体系, 培育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 促进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流动。培育跨区域创新联合体, 建立以龙头企业、中小企业为“出题人” 的多层次产学研赋能机制, 加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建议三:瞄准高价值、高成长性企业大力招引

紧跟人工智能产业商业模式变化,瞄准人工智能产业领先企业, 积极引入并壮大本地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举办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评选活动, 打造活动品牌,引领产业发展。以中国(南京)智谷为牵头单位, 定期开展全市各级园区的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培训,提高招商人员、企业服务人员的产业知识水平和敏感度。 借鉴美国 Y Combinator 的发展模式,发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科技企业加速器, 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一流的建筑空间、公共技术服务、人才激励服务支撑,转化本地领军型企业。(文︱刘梦冉 赛迪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高级咨询师)

每日必读

专题访谈

合作站点